《新周刊》曾策划了一期名为“逃离北上广”的专题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许多人在一线城市面临高昂房价、巨大工作压力及缺乏幸福感的生活时,产生了移居至二、三线城市的想法,渴望在那里安放青春,享受一份闲适的生活。
然而,不久之后,“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又转变为“重返北上广”,原因是许多人发现在相对较小的城市中,尽管生活节奏较慢,却也显得沉闷无趣,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承受大城市的高压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地铁拥挤人潮中,固然能感受到压力的存在,但也同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那么,压力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呢?
显而易见,那些曾经选择“逃离北上广”的人认为压力是有害的,应当设法避免、减轻和管理。因此他们选择了离开。但很快,他们因无法忍受小城市生活的乏味和单调,再度回到北上广,此刻他们意识到压力也有其正面作用,进而开始接纳、利用并拥抱压力。
实际上,压力是否有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美国某大学历经50年的研究表明,日常困扰多的人其死亡率比困扰少的人高出三倍,但深入剖析会发现,真正致命的并非日常困扰本身,而是个体对待这些事件的态度。换言之,压力本身并不致命,致命的是我们处理压力的思维方式及其指导下的应对策略,甚至是由此衍生的生活方式。
理解了吗?
每一种压力都对应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传统的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应对方法或是躲避或是逃离。然而,有没有注意到,逃避压力其实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反而让人们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
试图逃离压力往往带来更多的负面效果,如加深孤独感、增加挫败感,极大地降低了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同时也会导致与社会的联系减弱,集体归属感降低。逃避问题的最大弊端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对待生命和自我认知的态度,随着逃避行为的增多,面对压力源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无力,逐渐走向孤立,对任何产生压力的事物都视若难题,久而久之,这成为了自我能力不足的表现。
而
在生活中另一群人,则秉持着不同的态度,他们视压力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个人成长的契机,愿意正视压力,不将每一次挑战视为会导致更糟后果的灾难。在应对策略上,他们倾向于在困境中更为积极地投入生活,而非自我放逐或孤立;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持选择改变现状或调整自己对现状的反应,积极维系人际关系,并在身体、情绪、精神等各方面更好地关爱自己。请注意,虽然我们不能永久控制压力,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与压力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