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
“书卷气”的养成是经年累月多读书才能养成的。短时间内的集中阅读是无法看到明显或者直接的效果。日积月累的阅读会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修炼我们的隐形技能。读书越多,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的连接也就越多,也许某一天就能突破阈值,呈现出爆炸式的绽放。有些人,生就普通家庭,甚至打从娘胎起就其貌不扬、毫无魅力,可以说是很不完美。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比如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曾国藩,就出生于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他一生勤奋好学,通过数十年的不断读书一次次逆天改命。他在写给儿子的家信中说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很精辟地点出了,读书能改变人的骨相甚至是命运。
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
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和过去的。因为不读书,就不会时常总结自己的经历和记忆,也就不会把自己的过去换化成文字记录下来;因为不读书,所以眼界不开阔,也就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得见头顶的四方天空。“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是杨绛先生给一个向她倾诉人生困惑的年轻人简朴而诚恳的答复。读书的人,深感自己渺小需要不断精进;而不读书的人,目之所及,就是全世界。
读书不等同于手机的碎片化阅读
在手机阅读时代,很多人说自己有坚持在网上阅读,看一些网络爆文或者网络小说。譬如“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机会就藏在被抱怨的地方”、“未来十年,中国还有哪些发财机会”、“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老板”之类的,类似的快餐文章往往充斥了你的手机屏幕,甚至还有用几分钟的小视频就速读了一本书。可实际上这样的肤浅阅读对个人的认知提升并没什么帮助。阅读,就是面对一本本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和精力著作的书籍,每翻一页,就多一份思想上的升华。读书越久,思想越丰,你会一日又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日渐丰盈。读书越多,就会越早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类人,就会离众人眼中一开口就能闪闪发光的“文化人”更近一步。
约迷茫越要读书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持续阅读,才能在这个人人内卷、日益浮躁、焦虑频出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有人负债累累,就有人谷底翻身;有人日渐颓废,就有人奋起直追;有人放弃自我,更有人无限逆袭。凭借深厚的知识底蕴在直播界大火的董宇辉,在谈到读书的意义时说:读书并不会让你马上成功,而是让你在遭遇低谷的时候,给你一种崛起的力量。这大概是对“读书是照亮人生的一盏明灯”最好的诠释吧。
所以,开始读书吧,任何时候都不晚。
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豆瓣8.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