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过后,初三年级的时间就紧凑许多,校方要求初三年级的学生提前半个小时到校,老师自然也一样,这样朵朵就比儿子辉宝和张称意提前半个小时离家。
无奈之际朵朵只好和门卫师傅商量:“师傅,我们初三年级提前半个小时上课,我家两个孩子就要跟着提前过来,我想请你帮个忙,能不能让孩子在门卫室待一阵子?”
“我当什么事呢,这个没有问题。”门卫师傅基本都是岁数大,或者刚退休的老同志,虽然也是为人服务的工作,可是进进出出的老师们不见得怎么尊重他们,突然朵朵这么客气,只是个小问题,当然应承下来了。
以后的每天早晨,朵朵先把两个孩子交代给门卫师傅,然后再去上课,到点两个孩子结伴到教室,朵朵也放心不少。
张称意的父母已经进入紧张的拾棉花节奏,以前不管多紧张都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的时间点赶忙冲到学校接孩子。可是儿子住在朵朵家之后,又和朵朵的儿子成为好朋友,最让他们夫妇宽慰的是孩子的作业也不用发愁。
初三年级的月考如期举行,成绩出来后,还是让朵朵有点吃惊:总体成绩三级分化,10%的同学属于拔尖状态,80%的同学属于中等水平,10%的同学真的不敢恭维。
教研组长给初三任课老师开会就直接了当声明:“地区二中给咱们学校10个保送名额,这些名额就在各个班级的前10名以内,大部分同学将直接升入本校高中部,至于班级的最后几名顺其自然就好。咱们的生源多半是师部和部分边远团场的学生,真正不能升学就回到基层去吧。”
虽然校方追求升学率,成绩差的被淘汰是必然的,但在朵朵心里感觉不是滋味。
朵朵班的最差两名是哈族同学阿曼太和崔英,阿曼太从小生活在牧区,对汉话不通,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不理想,每次家长会他父亲都直言:“能认识一些汉字就好。”自然阿曼太学习也没有多大压力,就这么一路走到了初三年级。
倒是崔英,性格有点内向,上课从来不发言,也没有见她问过问题,文文静静,还瘦弱,这让朵朵心疼不已。有一天中午放学,朵朵等在教室后门,她了解到崔英每次都是从教室后门走,等崔英出来的时候,朵朵不经意同她一起往前走,崔英瞬间不自在起来。
朵朵又不经意间问崔英:“你住校还是走读?”
崔英有点吃惊,羞羞答答地说道:“我走读,住在外婆家。”声音几乎听不清楚。”
“哦!”朵朵似乎明白了什么,没在说什么,便大踏步往前走了。
后来朵朵从班主任老师那里才了解到:
崔英从小父母离异,都不要这个女孩子,于是崔英的外婆便把崔英接到身边。当时外婆和舅舅舅妈在一起生活,住在一个大院里,欣慰的是翠英的舅舅舅妈比较明事理,把崔英和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崔英的小学阶段也是阳光向上的。
后来舅舅舅妈家买了新房子搬走了,大院里就剩下了崔英和外婆。外婆仅有的退休工资就是奶孙两个的经济来源。
虽然每次家长会外婆都表态,一定要把崔英供出来读书,可是毕竟外婆都快七十岁了,翠英的心理负担很重。其实她更担心那一天外婆真的老去,自己该怎么办?
听班主任老师分享了崔英的经历,朵朵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自己的经历,如果父亲过世的时候,母亲听从爷爷奶奶的建议:带走闺女,儿子留下!哥哥是不是也这么自卑呢?如果自己听从辉宝爷爷的建议:你要走,把辉宝留下!那么辉宝和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一家生活在一起,也是这样自卑呢?
虽然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朋友,起码辉宝的成长有妈妈的陪伴,不至于孤单、自卑,想到这里,朵朵对自己选择支边便释然了。
期中考试的时候,马大姐家的棉花地告一段落,周末便过来与朵朵商量:”徐老师,这一段时间太麻烦你了,我们这边大活干完了,剩下的零碎活慢慢来。我们晚上把称意接回家,中午还要麻烦你操心。”
“不麻烦,不过孩子和大人分开久了会生分,哪天忙不过来给我打个电话,我再把称意接回家就好了。”朵朵不做作,说出自己的想法。
马大姐走后,朵朵和辉宝便着手收拾马大姐带来的大包小包:
两床网套,一床小的是给辉宝的,一床大的给朵朵的;
一壶棉籽油,让朵朵给辉宝炸油条;
还有一块新鲜五花肉,是连队的同事家自己养猪宰杀的肉;
一包无核葡萄干是自己果园的葡萄晾晒的,纯天然无公害;
朵朵看到这大包小包,心里暖暖的。
转眼间就到了期末考试,几个班的成绩汇总下来,基本还算满意,朵朵总算松了一口气。
初三年级的寒假只有14天,虽然不像别的年级有寒假作业,但是每个学生都带回家几套试卷,假期也轻松不了多少。
整个学期朵朵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毕竟是新环境,又亲自带着儿子辉宝,吃喝拉撒样样都要考虑到。刚开始朵朵还担心儿子到新环境会孤单,但是有了称意这个新朋友以后,性格明显开朗了许多。尤其是称意在家住的那一段时间,辉宝像个大哥哥一样,呵护着称意:按时写作业,按时洗脚,自己洗袜子,按时睡觉,早期不赖床。
难得的假期,朵朵和辉宝商量:“妈妈累了,想睡到自然醒,早晨能不打扰妈妈吗?”
“我自己可以的,早晨我先吃点饼干,然后看绘本,不会打扰妈妈的。我是男子汉,保护妈妈。”辉宝说得铿锵有力,活脱脱的男子汉,朵朵的心被融化了,忍不住亲了辉宝一口,辉宝甜甜地笑了。
除夕夜马大姐早早就过来接朵朵和辉宝过去一起过年,称意爸爸带着两个小崽子贴对联,朵朵和马大姐一起包饺子,又整了一桌子菜肴,基本都是家乡菜,自己家烧的土暖气热乎乎的,几个人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还没有熬到新年的钟声敲响,辉宝便睁不开眼睛了。
马大姐家学着本地人也在一个房间里盘了一个小小的土炕,谁在上面热乎乎的,辉宝本来睁不开的眼睛,小小的身子接触到暖暖的被窝,瞬间又惊醒了:“妈妈,被窝这么暖和?”
“真暖和!”朵朵也是第一次睡土炕,身上暖呼呼的,却怎么也睡不着:哥哥一家怎么样了?辉宝的爷爷奶奶又如何?迷迷糊糊中又像回到小时候和娘一起过年的情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