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孔子关于交友的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自古以来就不乏好“溜须拍马”之人,诚然,他们之中有的人是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而牵挂有太多,因此,“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活着而奉迎他人。但这其中,必定有人是为了升官发财等目的而讨好他人,为了达到目的,毫无尊严的去讨他人喜欢,阿谀奉承,这类人的腰杆,是再多的钱也撑不起来的。在孔子看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一类人是他所不耻的,并且不屑于与他交往。一个人要活着,至少得活的有尊严吧,这是底线。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结交对自己有益的人,能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影响,至少不会使自己变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总乐意与优秀的人交往,结识一个优秀的人,带来的利益往往是很大的。而一味地与于自己有害的人交往,不否定有带着他们走向好的一面发生的可能,但如果意志不坚定,出淤泥而染了,那么便是得不偿失。因此,与人交往需谨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朋友之间最忌讳的便是不信任,而使得一个人看起来不值得信任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诚信。失去诚信,也就失去了立足之本,这样的人是难以交到真心的朋友的,况且这样的人也不值得深交。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态度也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这句话所说,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那么你也要如何对待别人。你不拿真心处事待人,那么别人也没有这个义务来真心对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玛利亚圣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你不是主宰,控制不了他人。
从孔子在交友方面的认知,思想,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他在处事方面的方法,以及对于弟子的教育方法。他乐于交友,却也不滥交;他以真心待人,却不会去阿谀奉承,不热脸贴冷屁股。有自己的交友标准,交往中的准则,明白每个朋友的作用。孔子对于交友的思想认识也能够映衬出他的为人,对如今的社会交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