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出局239 到底要写什么,遵从心的声音

不出局239 到底要写什么,遵从心的声音

作者: 静心023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07:31 被阅读0次

2013年9月26日,周二,雨后。

出门上班,电梯下到四楼,门开了,出现了母子两人。

小男孩看起来不满两岁,嘴里含糊不清地大声说着什么,身体往电梯外撤。可是,小小的身体被年轻的母亲一只手强行拉扯着进入电梯。母亲的另一只手,提着两袋子垃圾。

我猜不出这母子俩在争执什么,就认真看。

孩子被母亲拽进电梯,嘴里还一直在嚷着几个字,我仔细听,才听清是“走楼梯,走楼梯”。电梯门关上之后,小孩子还坚决侧着身子向外撤。

母亲蹲下去,把手里的垃圾放下,抱起孩子,语气温柔地说:这一次别走楼梯了,妈妈要丢垃圾,下一次再走楼梯。

“不要,不要。走楼梯,走楼梯。”男孩虽然被女人抱在怀里,但还是执拗地在尝试用手推开母亲。

就在母亲多次重复哄着孩子的时候,我才终于听明白了两个人在争论的事情。

原来,这个看起来刚刚一岁多的小孩,是要去走楼梯,而这位母亲,因为提了两兜垃圾,所以想乘电梯。

电梯停稳,女人让了让位置,很抱歉地笑笑说:你们先走。

我们走出电梯好远,还能听到,小朋友还在重复嚷嚷着:走楼梯,走楼梯……

对于这么小的一个孩子, 头脑里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走楼梯和乘电梯,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可是他为什么会一再要求走楼梯。

孩子这么小,在他的印象中,应该没有省力气没有享受没有其他的想法,应该是上一次走楼梯时获得的乐趣决定了他这次的反应。

小孩子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什么知识可以被指导,他的头脑是单纯的天真的,在他的头脑里,他想怎样便会去怎样,他认为怎么样便会怎么样,他不会因为别人的要求而改变自己,他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阻拦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这是每一个成人难以做到的,但是一岁多的孩子不同,他不会顾虑太多,他完全按自己的想法活着,至于像现在这个孩子,他虽然被母亲强行抱上了电梯,他虽然没有完成走楼梯的想法,但是,他的那个想法并没有改变。

虽然孩子的那个想法并没有实现,或许在他走出电梯之后, 被另一个事物吸引的时候,他会完全忘了那一件事,那只能证明,孩子是活在当下,真正的做到了事过不留痕!

一个小小的孩子,意识形态还未形成,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会极力表现出对抗,这是不是说明,万物的生存都有一个本能,会自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一旦违背自己意愿的时候,会出现本能的对抗反应。

退一步想,如果让这个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时候,他一定表现出快乐和享受。

孩子的行为,因为外部的阻力而发生改变。成人的许多行为,往往会因为自己内心的约束而改变。

孩子不得不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是哭闹反抗,这是他的天性。成人在不得不改变自己天性的行为的时候,应该也是痛苦的。

由此想到写文这件事。

一个孩子做违心的事,他会很不舒服,一个成人做违心的事,本性也会不舒服。

就写文这件事来说,在生活上,成人鉴于自身存在的责任义务等等,不能随心,但是如果在写文这件事上,再违心去写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不是自己内心想写的东西,那种写就是自己为难自己,也应该是痛苦的。

在写文上,许多人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写文字应该坚持内心的声音,写自己内心的感受,有人说写文字应该符合市场,如果写出的文字没有市场,没有读者,写出的文字也没有什么价值。

至于要写什么样的文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同,各有千秋。不过任何一种方式都要遵循一个道理,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药物再好再贵,不对自己的病症也起不到作用,能够药到病除的必定是药物对症了。一片土地再好,种上不合适的种子肯定不会有好收成。水稻种在旱地里,能有好结果吗?

要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那就问一问自己的心。给心造成痛苦,说明写的文字不适合自己;让内心愉悦才是适合自己的东西。

内心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感觉写文字的时候是快乐的,幸福的,喜悦的,这样的文字必定会滋养心灵,也会让自己写得快乐和幸福。

如果在写文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煎熬焦虑痛苦,证明写的文字,带给了你不好的感觉,这种不好的感觉,会让身心不舒服,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自己知道。

生活中,许多人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的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因为外界的约束,因为别人的看法,因为工作的需要,因为自身的角色,处处把自己锁在这些框架之中,一颗心失去了自由,有时候会感到痛苦和无奈。

这是因为一个人完全活在了外部的操控之中,失去了心的自由。

在写什么这件事上,如果完全被市场决定,被外部需要操纵,是不是也让自己的文字活在了框架之中,失去了真正写文的乐趣。

究竟要写什么?这个问题还与每个人写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有关,有人是为了让写出的文字创造财富价值,但是在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在写出的东西还不足以创造价值的时候,静下心来,遵从自己的内心练笔是必要的。

写什么,这是一个不能统一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喜欢的擅长的追求的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武侠小说,也擅长写武侠小说,他喜欢和擅长的东西,正好适应市场的需求,他是幸运的。究其原因,因为他顺应了道,就像搭上了顺风车。想起来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表面上看,这类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创造出的东西正好是是大众需要的东西。可是看这件事情的理,本质原因,应该是这些人遵从了内心,做了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做的时候他是快乐的,做完之后,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喜爱,他更是幸福的。

由此可不可以说,一个人自己真正快乐,才能够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作家,他们大都写出了流传于世的诗篇,他们的写作是为了迎合市场吗?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写出的文字,经过代代相传,即便到现在,也还是会引起人内心的某些触动,这证明他们的文章是有价值的,他们写出了他们内心的东西。

他们若是把自己的文字规定在迎合市场上,是不是会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他们的文章可能会有人读,一时的繁华过后,很难会流传下来。

遵从自己内心的文章,恰恰是遵从人心,遵从感情。因为人的本质是是相通的,所以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文章,也一定能够触摸到某些人的心灵。

人心都是喜欢真诚,讨厌虚伪,如果写出的文字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自己生活中的苦难,写出自己人生的成长和收获,写出来的可能正是别人的疑惑,真诚才能打动人心。

写生活中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心努力了,无论写出的文字什么样,相信你的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一定会感动读者,别人如果遇到相同的问题,就会引起共鸣。

无论做什么,如果像那个不满两周岁的孩子一样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想法,首先自己一定是欢喜的。

写什么?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听从内心的声音,让心愉悦,就能长久。

虽然在生活中不能随心随意,但是在文字的世界里,完全可以听从心的声音,写出内心真实的感觉。

在写文字的时候,如果说自己心里面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无形中就会降低了文字的难度,让自己能够轻松的写出东西来。

写出的文字就像孩子,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字适合外界的需要,就好比要让自己的孩子长成别人想要的样子,那样,孩子难受自己也难受,最终孩子会成为什么样,是否能够符合外界的目光,是否能够按照外界的要求呈现,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写出的文章,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那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在文字的世界中,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多么开心的事情。只有感觉开心的事情,才会有持续做下去的动力。

在写文的时候,如果强迫自己写别人欣赏的,就相当于是让自己活成别人要求的样子,就相当于自己养的孩子,非要符合别人的眼光。

无论写什么,以后,听从内心的声音,不为难自己,生活中为难自己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如果写出的文字,再要迎合别人,那文字不写也罢。

半生已过,自己为难自己的事儿,不做也罢。

相关文章

  • 遵从心的声音

    2017,将近尾声,对生活的感受如同通开的溪流,潺潺流淌,自己也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敞开,收获丰硕啊!一年来跟随本一...

  • 为什么要写?

    你为什么要写,是为了什么? 只需要写下去,你就会找到答案的…… 刚加入不跑就出局时,我怕自己坚持不...

  • 到底要写什么

    准备写作很长时间了,迟迟写不出东西的原因还是没有明白自己究竟要写什么。 有许多问题需要想清楚。 我在这个时代究竟经...

  • 到底要写什么

    加入了日更挑战,感觉也很难坚持! 到底要写什么呢? 心静不下来,没办法写一些很有感触的文章,觉得自己弱爆了,如此拖...

  • 到底要写什么?

    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脑子一片混乱,不知道要写什么?太多了,理不清头绪。 嗯……,容我想想!写什么呢?就写写这就事...

  • 真正的我们

    心是什么颜色的 何时开始 心从透明的成了混浊的 真的再也看不见了吗? 她问自己是否遵从了内心 内心最本质的声音 心...

  • 遵从内心的声音

    没有一件事是有十足把握一定能成功的,但是只要怀有这个梦想,就应该遵从内心的声音,尽自己的所能去追求。

  • 遵从身体的声音

    2020.05.04中原焦点团队李菊红 中七 坚持分享第97天 今天真是很奢侈的一天,从早上起来就开始随意...

  • 难受

    为什么这么胆小,迷茫,到底是遵从内心还是学会克制

  • 5:为什么要写7年?

    问题:为什么要写7年?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007的诞生说起。 一、007不写就出局的诞生 2016年9月,007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出局239 到底要写什么,遵从心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ac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