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写推文了
今天给你讲一个球爸自己的故事。
最近听到最好笑的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很多人问我,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我觉得是有的……我和我老公就是”
有个喜剧高手跟我讲,
幽默不是讲笑话,而是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告诉你真相和痛苦。
比如,还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一群男人上了天堂,在天堂门口,上帝说,“活着时候怕老婆的,站到左边,不怕的,站到右边。”
几乎所有人都站到了左边,只有一个小老头站到了右边。
上帝非常惊讶地问他:“其他的男人都站到左边,你怎么站到右边呢?”
老头说:“我老婆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这个段子告诉我们的真相是,有些男人怕老婆,真的是终生挥之不去的恐惧。
而在第一个段子,“我和老公是纯友谊”中,反应的是有些家庭关系中的真相——
我们花了90%的精力都在想着怎么搞好孩子,但忽略了,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中的基础。
01
有句话说,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爱妈妈”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时候,爸爸都只把妈妈当熟人,而非可以相爱的亲人。
怎么讲?
心理学家把沟通分为五个层次,打招呼,谈事情,谈想法,谈感受,谈需求。
如果有人问你“嘿,老王,吃了吗?”
这个人一定不是想请你吃饭,而是只是跟你打个招呼,这种人,我们称为路人;
而那些跟你说,“老张,我有个项目想跟你聊聊”(想法),“李阿姨,今天麻烦你帮我接一下孩子”(事情),通常是跟我们有些交情的人,我们称之为熟人;
而那些会跟你说,“我真的很担心你的身体”(感受),“我现在特别需要你抱抱我”(需求),才是你的亲人。
我听到跟我吐槽最多的话是,老公永远都只是在跟她们说:
“媳妇儿,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
“媳妇儿,今天孩子作业做了没?”
“媳妇儿,周末我们干嘛?”,
“这事儿很简单,你要这么做……”
基本都是在说事情和想法。
其中有位妈妈描述和老公的相处状态,是这么说的:“我有三个儿子,两个是我生的,还有一个是我婆婆生的。”
好不容易,老婆想跟老公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老公,感觉我们好久没聊聊了”,
“我感觉跟你距离好远,我想跟你聊聊”,
“你能关心一下我吗?”
老公回答的却是,“你有病吧”,“没事别一个人吓琢磨”
02
男人们,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跟最亲近的人,聊聊彼此的感受了?
其实,作为一个教家庭沟通的男性讲师,这方面我也是非常惭愧。
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24孝的老爸和金牌老公
在我媳妇儿,球妈,生球球的时候,
我就怂了。
在生产之前,球妈说希望我能进产房陪产,
我到是很坦白的说出我的感受,
我告诉她,“我怕”。
因为之前听说有男人见到那血淋淋的场面后,在他老婆面前就再也“挺”不起来了。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球妈生产的过程特别“顺利”。
因为之前知道我嫂子生侄女,整整用了12个小时。所以我很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手机上下载了好几部电影。
当我正看到《勇敢的心》中梅尔吉普森仰天高喊“freedom”(自由)的时候
产房外的小喇叭突然喊到“程X(球妈的名字)家属,进来签字”。
我一看时间,才两个小时,脑子立马嗡的一下就炸了。
“这么快?该不会有什么状况,让我签什么保大人还是保孩子之类的字吧。”我心想
我战战兢兢的走到产房门口,
一个医生,从一个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的窗口里,用不带一点情绪的声音告诉我说:
“程X家属,孩子生出来了,这里签个字,到楼下去缴费。”
啥?生了,这么快?
我当时还不敢相信,恨不得把脑袋钻进那个老鼠洞,看看那个医生到底有没有跟我开玩笑。
而当我意识到,我真的当爸爸了的时候,冒出的想法居然是,生的这么顺利,我媳妇儿真厉害。
这成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跟人吹牛X的话题。
对同一个病房的“病友”,我跟他们得瑟:
“你们也生啦…怎么样,多长时间?…啥,四个小时,我老婆两个小时就生好了……”
对一些来探望的亲戚,我跟他们炫耀:
“生的很顺利,两个小时就出来啦…比一部美国大片还快呢……”
对一些还没生孩子的小夫妻朋友,我以过来人的口气跟他们说:
“你们也赶紧生一个吧…什么?怕疼,没事儿,别怕,你嫂子很快就结束战斗了,没那么疼。”
虽然球妈不止一次跟我说,
“你说的我生孩子好像很轻松,你怎么知道不疼,我都快疼死了好不好。”
但我却说:“我这是在夸你好不好。”
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真特么跟个碎嘴子的老太太也没什么区别。
03
曾经有段时间,确实经常有些朋友跟我说“球爸,你比很多男人做的好多了”这样类似的话
那个时候,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好爸爸,好老公。
但事实上,这样的评价,反而让我离最亲近的人,越来越远。
当球妈第一次跟我说,她有产后抑郁时,我告诉她:
“我这么疼你,家里人也都顺着你,你怎么会抑郁呢,你别想太多了,你只是太累了而已。”
而直到一年后,我才觉察到,我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愤怒的:
“你怎么可能抑郁,你抑郁就代表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我怎么可能不是一个好丈夫,你不可以抑郁,你不该抑郁,一定是你太脆弱了……”
荣格说,
“除非你把潜意识意识化,否则它一直会指引你的生活,然后你说它是命运。”
在这里,我的理解是
真正伤害我们关系的,并不是愤怒,仇恨,恐惧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是我们把这种情绪埋藏起来(不被意识化),并且,有时候还把这种情绪产生的行为,称之为“理性”。
比如,有的父母因为自己对未来的恐惧,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搞的精疲力竭,但对孩子(也是对自己)却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还有比如,在婆媳矛盾中,有些男人会跟自己老婆讲,“我妈这辈子不容易,你忍忍吧”
但跳出来想想,
你妈不容易,又不是你老婆害的,我们凭什么要求一个女人要忍受一个自己二三十岁才认识的老太婆,让她对自己的脾气,穿衣服的品味,交什么朋友,和自己的娃指手画脚。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照妖镜。
婆媳矛盾的背后,往往是男人忽略了女人最在乎,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即使全世界都不理解她,至少还能有你的肩膀能给她依靠;
同样作为儿子,男人也很容易忽略的是,你亲妈最需要的,不是你的理解,而是你爸。
……
04
话说回来,在有了儿子球球最初的一年中,我们家表面风平浪静,但我潜意识中的愤怒,还是让我们的关系,产生了一些裂痕。
曾经有段时间,我和球妈也进入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模式,现在回想起来,到底因为什么事情吵,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几乎每次吵架,都是以我的咆哮而告终。
很难想像,我是那个在别人口中,性格好,脾气温和的男人。
还好,我在学习和教授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方面课程中,慢慢学习到了感受交流的方法。
但即便如此,在实际应用中,我还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知道它很美,但就是看不清楚。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我心理还有一扇门没有打开。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一部关于孕妇生产的纪实电影,才体验到一种叫感受喷薄而出的感觉。
那部电影记录了五位妈妈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又令人揪心。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夏妈妈的故事。
夏妈妈30出头,看起来很年轻,漂亮,但为了防止怀孕期流产,保住孩子,在生产之前,她已经在床上躺了足足9个月,没有下床。
在进行剖宫手术时,孩子生的倒是非常顺利,但就在孩子被拿出子宫的一瞬间,夏妈妈瞬间失血2000毫升(相当于人体一半的血量)。
血流了一地,现场所有人都傻了,也包括正在拍摄画面的摄影师,因为我分明看到,镜头抖了一下。
也难怪,这种情况,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李主任来说,也是不常见到的。
在尝试各种止血方式失败,甚至包括一次心脏停跳之后,李主任意识到,必须切除子宫,才能保住夏妈妈的性命。
在像夏妈妈的家属说明情况,希望他们同意切除子宫时,李主任讲的一段话,就像在我心理敲上了一闷棍。
他说:
“现在情况很凶险,你同意切,我得切,你不同意切(李主任犹豫了一下,说)我也得切,现在给我们没有很多选择余地。”
这句话让我才第一次意识到那句话的分量,“女人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
这时候,我心里暗暗亲幸,球妈没有让我经历这种痛苦的时刻。
05
但真正带给我带来冲击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当李主任准备切除产妇子宫时,心脏已经停跳两次的夏妈妈突然说话了。
夏妈妈:“李主任,能不能不切啊,你能不能再努力一下”,
李主任:“我跟你说,我是不想切啊,但我一松止血带,你每分钟失血500毫升,这样不行啊……”
夏妈妈:“我才33周岁啊,我不想切,你再努力一下,行不行?”
李主任迟疑了一下,说:“你说我们再努力一下,看这个子宫还能不能保住?”
夏妈妈:“是的,我再坚持一下!”
……
最后李主任这句话,只是重复了一遍夏妈妈的意思,但听的出来,那时候,他坚定的意志有了一丝动摇。
当自己的手术刀,要在一个人的生命和幸福之间做选择时,我想即使对于一个经常要面对生命无常的医生来说,也是艰难的吧。
这个刚刚还说“你不签,我也得切”的李主任,眼神开始有了犹豫,他停下手术刀。
我在想,他在犹豫什么?
也许,他是在思考,是不是还有什么方法没有想到?
也许,他在坚定自己的判断,切除子宫,就是对夏妈妈最好的选择。
也许,这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想,只是想平复情绪,好让自己待会下手能干净利落,不要再出什么意外。
这段时间,他整整等了19秒。
06
但就在这19秒中,我自己心理的那扇门好像突然被打开了,球妈生产时的细节一下全涌了出来,我好像回到了球妈生球球的那个时候,而这一次我就在她身边,看着当时发生的一切。
当时球妈住院后,出现规律的宫缩是午夜十二点,因为医院规定家属不许陪夜,所以当时她是一个人在对抗宫缩带来的阵痛,她很孤独,而此时的我正在家里睡大觉。
凌晨五点,她要准备进入产房前,才打电话告诉我,说她要进入产房了,让我直接到侯产区等。
那个时候还是正月,医院一半的医护人员都在休春节假期,人手不多,但要出生的孩子可不管是不是假期,等待生产的孕妇,和平时一样多。
人手少了一半,但工作量并未减少,医生们只能优先处理最紧急的情况。
所以球妈即使进了产房,大部分时间,她只是一个人躺着,或者说,她是一个人在战斗。
期间有一个医生过来简单检查了一下情况,就走了。
她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她很害怕,但没有人可以帮助她。
医生是在最后一刻才来到她身边,之前她一直很紧张,生怕没有医生的帮助,孩子自己就跑出来了。
当孩子出生后,她看了一眼6斤8两的球球,并用尽最后的力气说的唯一一句话是,“他的鼻子可真像他爸”……
这些细节,其实我之前就知道,但它们在我心中只是没有温度,没有情感的“事情”,一直沉睡在我冰冷的心底。
而当门被打开之后,这些细节不仅突然活起来,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清晰的呈现,我的身体也分明感受了球妈当时的感受到的孤独,恐惧,害怕和冷。
我鼻子一酸,眼泪很自然的就流了出来……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当她在经历了鬼门关的考验时,而我关注却只是自己的虚荣。
我对她的愤怒,在这样的考验面前,让我自己都觉得很可笑。
想到这些,我当时就拿起了手机,给球妈发了一条微信:“让你受委屈了,我很爱你。”后面的故事,就属于18禁的情节,自动添加马赛克哈。
07
这一次感受的体验,让我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所有的沟通,都只是在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对话。
只有让自己回到自己的感受,我们才有机会把别人的感受也放到自己心理。而只有让我对你的感受,做到感同身受,我们才能进行真正像亲人一样的沟通。
对了,那个故事的最后,
黄妈妈还是没有保住自己的子宫,但她却得到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
球爸|一个打着研究亲子关系的名义胖子,整天跟球妈一起做爱做的事。
能教你怎么“不吼不叫带好娃”,也能告诉你家庭关系中,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