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阅读起来虽然有点悲伤,但是通俗易懂,通过作者在奥斯维辛的经历,间接的提到了意义疗法的原理,但是当我在阅读第二部分时,就只能用“懵”这个词了,全然没有读第一部分时那么轻松,相反的第二部分给我的感觉是晦涩难懂的,读完后领会不到那种精髓。
古语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弄清楚意义疗法的真谛,于是我静下心来又进行了第二遍的阅读,并做了相应的读书笔记。
非常感谢能以这种形式去进行阅读,这种感觉特别的惬意,没有被“追逐”的感觉,不会为了读多少本书而去读书,期间还能穿插着看看其他类型的书籍,不会因为这种读书节奏,而影响阅读质量。
意义疗法是着眼于患者在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应当完成的意义,并努力将这种意义成为最主要的动力。当然人们对意义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即“存在之挫折”。“存在”一词有三种含义:
1、存在本身。
2、存在的意义。
3、对个体存在之意义的追求。
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一部待出版的手稿被没收,作者就是将重写这本书的渴望作为一种追求意义,才有助于他战胜了在集中营严酷的处境。这种带有一定意义的追求,远远高于物质的满足,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那个失去代表他身份的证书、奖章是的那个人,在失去了证明个人身份的“物件”后,整个人都像是被掏空了一般,失去了灵魂。
作者还介绍了在寻找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
1、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
2、经历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自我超越。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追求生命的意义过程中,旅途的痛苦是相伴随行的,如何寻求生命的意义,就是要看旅途中我们是如何超越自我的,看我们如何通过所经历的痛苦去寻找出口的意义。那么我们在苦难中如何避免痛苦,如何消除这种痛苦的原因才会展现出我们在生命中的魅力,也就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