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来到我家快两年了,记得我是在南京的火车站遇到的这本书,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听说过这本书了,还没有来的急在网上“剁手”,就遇到了,果断把它带回来了家。
但是没有想到起先的一头热乎劲,却没有支撑我读完这本书,然后就被我束之高阁了。
这次疫情,在家无事可做的我,又看到了这本书。便一口气读完了,收获满满。
我十分敬佩里面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也非常喜欢他的教育理念。
这三年来我也在不断的学习家庭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幼儿教师,家里也有一个步入小学的孩子。听了《正面管教》、《蒙氏教育》、《儿童天性》等课程,可是,真正把理论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十分的不容易,更不要说想小林先生那样真正的去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时坚固儿童心里,儿童身体,以及儿童兴趣等,还很好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以及专注力。不得不让我由心的佩服。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宝石,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颜色,以及他发光的时间。只不过他们需要真心爱他们,理解他们,允许他们的土壤和培育者。
〔一〕一个了不起的妈妈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小豆豆的妈妈,作者黑柳彻子能有后来的成就,真的和她的这位妈妈和她的开庭环境是分不开的。虽然,在书中说的更多的是她在巴学园的故事,但是,从小豆豆的妈妈在被第一所学校的老师叫到学校告知小豆豆被退学的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的智慧。
在老师不断“控诉”小豆豆在学校里的种种事迹的时候,妈妈的内心却是无比理解小豆豆的,而没有给她贴上一个“不听话的”“调皮的”“坏孩子”等等这样的标签,也没有把小豆豆大骂一顿,了解了情况以后妈妈什么都没有对小豆豆说,而是重新给她找了一个学校,虽然内心是焦虑的,但是,同时对小豆豆也是十分信任的。
现在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得到妈妈这样的信任呀,当学校的老师说一点孩子的“不听话”、或是学习不专注时,又有多少家长回家之后就把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还要给孩子贴上一个“不认真,不听话”的标签。孩子的心理又承受这着怎样的压力,这些家长从未考虑过。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孩子不好奇,不想学,或许真的是家长给孩子贴了太多不好的标签,或是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关于情感忽略我通过一本书有很大的触动《被忽视的孩子》,里面说到所谓的情感忽视并不一定是完全不理孩子,而是忽略了对孩子情感的回应,还有就是把一些自以为对孩子的好强加给孩子。
但在小豆豆的妈妈身上却没有对孩子的忽视,文章有写到小豆豆未来想做什么,一开始小豆豆想做间谍,后来想做列车售票员,可能有些家长这时会觉得孩子太不专心了,或者没有意志力……,但小豆豆的妈妈的态度却很中肯,没有指责,没有包邮,没有批评,没有不理不睬。两个人的聊天很平和,很舒服。
后来,小豆豆在巴学园里经历着各种事情,而妈妈都是支持的态度,没有打击小豆豆对新鲜事物探索的好奇心。
看到这里,反思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确实少了一些“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做?这样说?”的思考,我已经成长为大人,经常会用大人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应该怎样做,而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让孩子成为孩子。】这句话以后要多反思一下。尝试多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二〕深爱教育的校长先生
说起理解孩子,就要说到这位深爱教育的校长先生,他和小豆豆第一次见面,就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是全心投入的倾听,没有应付,没有敷衍。当我读完我的内心就升起了大拇指。他是真的了解孩子,深爱孩子,才有可能做的呀!
我也喜欢他们的上课方式,每个孩子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一门学科开始学习,而且孩子们还相互不被打扰,可以全心的投入学习中,我不敢相信这真的存在,也不知道是如何实现的,现在我观察到很多孩子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没有目标和方向,很多时候是家长或是老师安排什么做什么,甚至安排了也不做的。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自觉性,却是我向往的。
还有韵侓操,用身体感受音乐的变化。同时音乐又有很强的节奏感,以及情感变化。虽然我个人对音乐基本一窍不通,但是这些年来到自己家的孩子的时候发现,遇到孩子需要背诵的文章古诗,我都会编成歌曲或是动作,我更擅长变动作,来帮助孩子记忆。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接触一下韵律操,来带孩子们一起跳起来。
还有就是校长先生带给孩子们的各种各样的体验,这些丰富的体验回事孩子一生的财富。
带孩子们一起去“散步”,回归大自然,还未有人类时,就有了大自然,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说到芬兰的教育,里面说到:在大自然中可以学习任何学科。我对此深信不疑,只是那样对于老师的要求极高。不过,带着孩子多去自然界中散散步,是我经常会带孩子做的一件事,我们在公园边上发现了大蚌壳,观察了水滴在荷叶上的变化,时隔半年孩子依然记忆犹新,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吧!
听身边的朋友抱怨过孩子经常会到处乱写乱画,家里的墙上,衣柜上,地板上,全都是。在巴学园里却没有一个孩子乱涂乱画,因为两点:
1,他们已经画够了,
2,他们知道画过后,再擦去的辛苦。
校长先生是这样做的――音乐课上让孩子们自己画音符,在大礼堂的地板上,地方大,孩子可以尽情的发挥,随着音乐课的结束大家在齐心协力把地面整理干净。
孩子从小到大都在不断的体验经历事物,但我们真的让孩子充分体验过之后,孩子才会真的学会,然后放下再去体验其他的东西。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这一本书中也提到要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让孩子尽情的去创造充分的去发挥,并不一定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画家,但这样的经历绝对会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虽然巴学园仅仅只开了八年,虽然作者也只写了她在巴学园里短短的两年,但却让我对这所学校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也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热爱孩子热爱教育的人――小林宗作。
希望当我下一次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在教育上又进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