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工作之后,想要改变。想学习一项技能,但就是坚持不下来。反而把改变变成了一次次的激情,激情退下后,又开始了原来日复一日的重复的生活。
我们如何让自己喜欢上学习?把学习变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了一个技巧,就挺有意思的。
把学习联想到你喜欢的事情上。让学习可以轻松的开始。
有很多人其实学习就败在了开始上,因为在开始学习之前,大脑就反对学习。会让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比如要倒一杯水,要拖一下地,要把脏衣服洗了,刷一会视频,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学习的时间也没有了。
有人想了一天的学习,这连课本都没有拿出来。
就是只想到学习,却从未开始学习。
怎么先把课本打开?把学习和自己喜欢的东西联系起来。
比如你很讨厌学习,但是你喜欢上一个学霸。只要你认真学习,你就有可能去问学霸的问题。两个人就会有交集。
比如你喜欢打游戏,有人就把学习的那几门课程,分别变成了自己喜欢游戏里的角色。
之前会说我要去学数学了,而现在会说,我要去玩儿虞姬了。
这样的暗示可能一次两次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你要坚持下去。你常常的去练习,把自己讨厌的事情联想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大脑 习惯之后会变得兴奋,你打开课本就没有那么难了。
当你打开打开课本,这就是学习的第1步。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如何让学习变得持续坚持下去呢?
要给自己设明确的目标,不要给自己设学习的效果。
有很多人不愿学习,就是感觉自己学不会。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就很有挫败感。但一学就会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要正确的面对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但我们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对自己有个交代。
比如我背了10个单词,花了半个小时,不要管单词背不背的下来。
背单词用半小时,这就是你的目标。先不要管效果,你真的没有背下来也没有关系。但是你的确用半个小时背单词。
比如今天要做一张卷子,这张卷子做完了,不要管正确率。这张卷子每道题都很认真的看完了,虽然有很多题不会,但是每道题我都认真的思考了。
这张卷子做完,我就完成了这个目标。但这张卷子的质量先不要管。
比如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不管写的怎么样,字数够800了,就算完成了写作这个目标。
这个目标让我们可以看得到,也可以做得到。有一个明确的量化,可以用时间去量化,也可以用进度去量化。告诉自己我努力过,我现在也在努力,我的努力是有痕迹的。
很多人才开始学习,就关注学习的效果。学习3个小时,但一做题还是什么都不会,这种挫败感会让你不喜欢学习。
学会本身这个目标就很难去量化,做一道简单的题,你会做了你会很开心。当你做一道难题,你不会做,你就会很难受。那到底你学会没学会?你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感觉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但把目标量化之后,你可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我虽然没有学会,但是我正在努力的学。我花了半个小时学英语,我写够了800字的作文。可以让自己很明确的看到自己努力。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你重复第1遍,第2遍,第3遍有可能都不会融会贯通。但你重复到第100遍的时候,你就有可能信手拈来,把各个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
我们这个过程就是让自己努力重复到100遍。有很多人重复到10遍20遍之后没有看到学习的效果,就放弃了。
你不会并不是代表你不努力,而只是你没有达到重复的数量。
如果你没有天赋,只能用这个笨办法。用数量的累积而达到学习的质变。
当你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的时候。就要关注自己,学会了什么,要刻意练习自己不会的知识点。
当你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痕迹,坦然的面对自己,就是没有学的很好。
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进步,你可以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可以抵消学不会的挫败感。能够让自己客观理性的分析学习程度。
这样你的学习会慢慢的越变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