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考试。
9:00——11:30语文。
此时是8:00前后,关于默写范围差不多一个月前已经提醒,两周前在黑板右下角落特意标识。选必中册文言文,选必下册古诗词诵读。
当我走向思琪旁边时,她可是班上学习主动的学生之一,除了对语文兴趣不浓郁,其它理科基础都很不错的女生,见她在复习选必下的文言文,我说:“这个不用考啊。”她茫然看我一眼。
接着我问大家:“还有谁不知道考试范围吗?”
三个语文课代表,除了其中小蕊告知她已明确,昌鸿说他不清晰,俊言说他不知道。
其它同学接连说不知道。
那一刻作为一个理科班的语文老师有一种被屠的绝望。
我突然看到了上课那些无所事事的眼神,有时是满不在乎,有时是不耐烦,有时是强烈的无关紧要的表达欲望。
这是我的问题。
这份责任我从未推卸。
同时,感觉一种苍白的无力感自底升腾至脑壳。
这该死的喜欢!
从小学五年级我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当老师;高中三年更是精准——做语文老师。
感谢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语文老师——李海宝女士和刘春芳女士。
往事如风,她俩让我喜欢语文并享受语文。至于学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可是,对语文的感觉,让我以为语文教师是我的一生追求。
亲爱的老师们啊,很多年后,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我的两位女性语文老师没有活成世人的成功者。
女性,在世上的眼中,有一个值得依靠的老公,有钱有闲。她俩好像都没有活得那么轻松。
她俩都很独立。
如同今天的我。
独立的女性享用自己的独处。
她们非官员,非特级老师。
李海宝女士在90年代教我两年后,不久就以代课教师身份离开了学校,结婚生子。刘春芳女士在教我三年高中以后,于2003年后调进了市区一所重点高中。后面学校移址,再也没联系。
在现实的生活中,她们也只是在谋生。
她们没有权势,没有一官半职,没有活成世人眼中的高高在上者。
只是偶尔被一个平凡的学生无能为力的思念着,不值一提。
这位学生上普通的大学,毕业后当了很多年代课教师,后离开生活的乡村和城市去了远方,做着私立学校的教师。
耕耘当下,回首往事。
年轻的激情慢慢退却,深沉与内敛慢慢聚积。
选择教师行业是心灵深处的必然,无辜的受伤是必然中的偶然。往事不堪回首,时代在变,情味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历史的车轮依旧向前。
有人谋利,有人谋心安。自古以来均如此。
我有幸遇到了除了利之外仍能坚守初心的师者。这也许也是必然之中的偶然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