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什么呢?是我们脑中的念头或想法吗?念头又是如何变成信念的呢?书中作者把念头想象成一张没有桌角的桌面,而信念却是有桌角支撑的桌子。这些桌腿也就是过往的一些经历,从而形成了信念的把握感。
信念又有什么影响力呢?我们经常以为人生取决于机遇和周遭的环境,其实不然,而是自身的信念。
一个家庭里两个儿子,从小都面临一位父亲,也是一个酒鬼,他嗜酒如命,冷酷无情,可怜又可恨。可是两个儿子中,其中一个重蹈了父亲的覆辙,复制了父亲的人生版本。另一个儿子却完全不一样,他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养育了几位子女,在工作上勤奋努力还得到褒奖。另外他没有酗酒的毛病,身体健康。两个拥有同样出身,同样生长环境的人,为何人生之路有如此差异呢?有人私下问他们同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人生?”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出奇地一模一样:“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怎么样?”
由此可见,决定人生境况和未来的从来不是周遭的环境,也不是往日的机遇,而是个人对遭遇的阐释、对生活的理解,也是信念决定了人生是喜剧还是悲剧。
精神的力量完全可以战胜任何痛苦、任何苦难、任何问题。
有两位年纪相仿的老太太,对年龄的理解却有所不同。一位认为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七十岁意味着身体机能衰退,开始走下坡路,提前准备自己的后事了。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的力量不在于年龄,她给自己设定了新的计划。她认为登山是项不错的运动,决定在古稀之年开始从事这项运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她不断攀登高山,征服高峰,竟然在九十多岁时登上了富士山,成为登上富士山年龄最大的女士,她就是鼎鼎大名的胡达·克鲁克斯老太太。
信念是一种引导力量,会告诉我们什么会导致痛苦,什么又会引来快乐,至于积极或是消极,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信念。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信念就是那个“萧何”。
心理学家研究说明,信念对身体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药物,在疾病和治疗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有时候超过治疗本身,病人的信念十分重要。
然而信念是把双刃剑,可使人痊愈,也可致人获病。比如某位同学吃完饭后开始闹肚子,怀疑是食堂的饭菜有问题。同行的伙伴即便没有症状,也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也吃了那种饭菜。不久后开始觉得身体不适,听到消息说,食堂的饭菜没问题,自己突然好了。这是不是因为心理原因呢?
其实影响我们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于事实的观感,取决于我们的认知。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
如果想要控制自己的人生,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信念。
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德烈·纪德说:“对我来说,信念的精髓是促使我发挥所长,将梦想付诸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