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来店里调理的兰姐聊天,她说起自己的同事张姐膝关节疼。问我能不能调理。我说当然可以啊,但是恐怕她的性格我调不了。
她问起为什么这么说。我说,那个张姐是不是一个比较爱控制别人的一个人。步姐用惊讶的眼神说,你怎么知道?然后聊起了张姐生活工作中的种种。
她说张姐呢,是个会计,平时工作极其的认真细致。所以,工作当然也是如木行舟,很顺利,没有任何差错。只是同事会跟她保持一定距离,因为她要求实在是有些苛刻。
张姐还有两个女儿,先生在事业单位工作。夫妻二人工作稳定,收入中等偏上,女儿乖巧。按理说生活无忧,令人羡慕。但是,两个女儿跟老爸的关系,要比跟老妈亲近。
原因是,张姐有个癖好,对家人管制太多。就连喝水的杯子,用过的东西都必须放在原位置,动一丝都不行。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如果不按她说的办啊,她会很生气。
结果很多时候,竟然让家人更疏远自己,久而久之,家人不敢也不愿意跟自己交流。
步姐转过头说,神了哈,你怎么知道她爱控制别人呢?我说,人的心理必然会影响身体机能,这是心理与临床研究结果,也是我这几年的观察所得。
其实,世间原本最好的修行道场是生活。只是在最亲密的家庭关系中,暴露给家人的往往是自身的缺点。很多时候,因为家人不能听取我们的建议而大发雷霆,大动肝火。结果,身体也跟着遭了殃。这样做值吗?真的改变家人什么了吗?
2.
想起多年的朋友小c的故事。小c的父亲吸烟,她立志找个不吸烟的男友。
当时,确实有个帅气,阳光的男孩儿追她。因为三观比较契合,她也就答应了。当然,那个男生肯定符合她的前提要求,不吸烟!
谈恋爱一段时间后,有一次两人去公园玩。期间,男生去了趟洗手间。而她则在指定的位置等他。
夏天比较热,后来因为无聊,她在临近的树荫下四处踱着步子。谁料,她竟看到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吸着烟东张西望。
他没看到她,她却看到了他。当时,她生气的扭头就走。男友打了N个电话,她直接按掉。
因为抽烟,他们闹了分手。分分合合,最后竟然走进了婚姻,现在还有个可爱的女儿。
后来有一次一起吃饭,聊到抽烟的问题。她说,他现在也抽,只是从来不守着她抽,也不守着孩子抽。
她说,嫁给他,是因为他尊重她。既然这样,她也尊重他。抽烟,虽然有害身体,但不可否认却是他的乐趣。
她也明白了为什么她的父母亲之间那么融洽。几乎就没有听过他们拌嘴。生活原来不是谁改变谁,而是相互理解和体谅。
有一句话说,结婚以后不是只有琴棋书画诗与歌,还有一地的鸡毛。而生活是怎么去处理这这一地的鸡毛。
3.
有个一起学习的s姐,谈起她的情感史。她是相亲认识现在的先生,闪婚,已十年。
婚后发现先生固执、脾气不好、管自己管的很严。两个人经常的吵架。一两个月会大吵一次,而且吵的特别凶。怀孕期间,丈夫还曾用脚踢她。
她忍无可忍,严重的时候想自杀。还是当时新闻上的小女孩儿救了她一命。
那个小女孩儿是在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在地上画了一个妈妈。然后,脱了鞋,蜷缩着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着。
可怜的小女孩儿让s姐想到了只有八个月的女儿跟她年迈的父母。她不想孩子没有妈妈,也不想父母没了女儿。她在心里流着泪告诉自己要坚强的活下去。
s姐开始学习很多课程,希望找到方法。通过自己的改变去改变她的先生。
除了工作,有时间她会晒太阳,爬山,抱大树。每天听高频音乐,感恩她所拥有的。想要什么,她都会去满足自己。
现在,她工作顺利,夫妻感情也特别好。丈夫经常会给她送礼物,赞美她。
s姐的故事让我想起素黑老师的一句话:“先认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逐一改善和调校,别去多管对方,也不要设法调校对方,我们只能先调好自己,因为盲目的,退步的,粗心的,混乱的原是自己。”
4.
记得卡耐基先生说过一句话: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既然这样,你除了做好自己,哪有什么权利去评判对方。显然,对方也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当你不在试图去改变对方。只是把力量还给对方。不着急对其所做的事情急于做出反应或者评判,亦或是给出什么建议。而只是愿意陪伴对方,协助对方清理。
做点儿好吃的,或者煮一杯清茶。用触觉,味觉去陪伴对方。透过这样允许,接纳对方,也许结果会更好。
这样的话,你还试图去改变对方吗?
作者:Peace姿,自由撰稿人,从事养生调理工作。喜欢写作,喜欢中医。愿用带有温度的文字,传播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