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高铁,听到了外面的雨声,走到出站口,一阵冷风过来,没有去在意叫的车,反而第一时间打开天气,广州22度,刷的一下,岳阳楼区7度,心里是激动的,把帽子拿起来遮住耳机,给广州的朋友发了截图。
过去一个星期了,电影“古墓丽影”里的出海片段让我想起了大梅沙,码头,香港,出海。船掉头了,他对我这么说,来到海上是一种感觉,我感受到了,在他说出回去的时候,我没有那种遗憾的或者不值的感受,我有点期待,因为我开始感受到了海上的枯燥。旅途是说环香港,当我看到了香港以后,船在海上停留了一会儿,我看到了前面的海面,几个小岛没有遮住的海面,感觉就是目的地已经到了,而前方一点儿也没有想象。
回来以后我还是在陆地上生活,我可以对着房子想象,对着树想象,终于在一条回去的路上,我知道了,土地生来占有,有土地就有占据,改造,修建,这些想象都是有基础的,对于海,我太陌生了,没有基础。可是我没有泄气,感受着日光的移动,我这样去想在土地上,居住已久的人们学会了放大时间的变化,而大海的规律太厉害了,它有自己的变化,船或者人起到的作用太微妙了,想起来叫它大海也不恰当,绝对上看需要丈量过才能说大,万恶的形容词啊,经常有不可描述的时候,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它比我见到过的事物都大。插一条感受,在这海上观光,一个人掉下去,我第一感觉会被营救,可是这儿都是游客,期待着被不相关的人营救本就是奢侈,那挂着的两个救生圈,呵,好吧,我们有保险,总不会管理的人不管的吧,到陆地上我回头想了想,旅游团给我们买了保险,出了事儿的费用有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在乎钱吗?后面的财团,还有身边这么多人交的保险费,说的直白点,一个人的死亡可能只是保险公司日常的一个业务,这么去看,保险真是个不保险的玩意儿。
除了敬畏,一时也没有别的深刻感受,说说游艇上的人吧。不是旅游的季节果然来的人少很多,几个老年人在这儿,我这样去想,我可不要在这个年龄第一次看到海洋,因为我现在需要的就是敬畏了,这看不到尽头的海,正年轻看到只能说不晚。我期待过了香港后面的海面,想要在海上冒险,可我要换一艘船,这个船不是我想要付诸行动的伙伴,在这海上已经没有安全感了,孤独无聊终会一拥而至,我想要信得过的船,看懂心事的伙伴。会不会有一天我去到一片海,我清楚的是时间还有,如果现在没能实现,那是时间尚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