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始新的工作后,我的业余时间少了很多,能用来学习的有效时长也急剧减少。可是学习是刚需,时间变少了,我就只能想办法提高学习技能了。
效能和效率是不同的。效率追求的是在同样的时间做更多的事,而效能的目标是在同样的时间做更有用的事。
也就是说,想要达到高效能,选择做什么很重要。既然学习时间不可控,那就调节学习内容吧。
我买了橙子学院的会员,订阅了得到的专栏、喜马拉雅的付费音频,还购入了一些训练营。学习资源是不愁的,有很多优质内容值得学习,但什么都去学,精力肯定是不够的,我决定选对我最重要内容去学习。
2.
学习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学习。
看见身边的人都在学,好像自己不学就要落后了呢,那就赶紧买本书,参加个训练营,买了课学起来吧,管它有没有用,多学点总没错。
或者是迷茫没有方向时,看到什么课程和书都想买,仿佛买了以后就有了方向,就可以不再焦虑了似的。
二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而学习。
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可以是为了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困惑,可以是为了理清生活上的苦恼,或者是为了满足偶尔冒出的好奇心。
问题解决型学习学习效果更好,效能更高。
3.
我开始减少漫无目的、只为减轻焦虑、获得愉悦感的学习,更多地进行问题解决型学习。
以前是碰见好的微课、书单就先收藏起来,然后有空余时间就随便看,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但因为这种学习过于碎片,新鲜感过后,更多的知识被遗忘,再次遇见就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问题解决型学习算是一种主题学习。我针对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主动去搜索相关的文章、微课,然后集中看完。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真正地掌握知识。
这样以来,我既获得了学习新知识的快感,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还顺带训练了搜索能力、整合能力,多好!
4.
如果你也遇到和我同样的困境:时间不够,值得学的东西很多,不知从哪里下手,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1、将你亟需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
2、选出其中最重要且紧急的,针对这个问题系统地搜集学习资料,询问有相关经验的人,主动去学习有助解决问题的知识。
3、如果可以,把学习结果梳理出来,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我现在主要是通过写作来进行梳理。当我想聊一个话题,却怎么也写不清楚,我就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再次返回去针对性思索学习。
解决完最重要最紧急的问题,就从剩下的问题里挑出较为重要紧急的,一件件解决掉,这也是任务管理的窍门。
学习内容有重点,就可以让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学习不是为了缓解焦虑,而是解决遇到的问题。
记得:所有没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舒心的瞎努力,都是耍流氓。
End
安安,90后教师一枚
做内在有逻辑,外在有情怀的人
写原创、有用、活得久的文章
欢迎勾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