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语文园地四讲完了,发现赣教云里面语文园地中的课件非常得好。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拓展,举一反三。
如:交流平台里面通过孩子们的泡泡告诉了我们神话故事的特点;词语积累里面展示了两组词语:
花圃 花卉 花蕾 花蕊
玫瑰 茉莉 牡丹 海棠
第一组是与花有关的词语,另一组是不同花得名称。课件围绕第一组词拓展了“花盆、花园、花坛”等围绕与花有关的词汇。第二组词语拓展了郁金香、桂花、迎春花等其他华名。所以,这一部分就可以激发学生联系生活,通过观察身边的花来学习更多花的种类。然后我再通过图片展示了花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药、花托等出示了花的内部结构,图文并茂,让学生很好的了解了花的组成部分。
如词句段运用:
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腾云驾雾 三头六臂
上天入地 神通广大
神机妙算 未卜先知
各显神通 刀枪不入
让学生们读读上面的四字词语,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特点的。让他们根据这些词语能够想到他们是神话中的哪些人物。比方说“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通广大”就会让我们想起《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比方说各显神通,就会让孩子们想起《八仙过海》;比方说三头六臂,自然的就会想起《哪吒闹海》中的哪吒;未卜先知,就会让我们想起《伏羲画卦》中的伏羲;还有刀枪不入就会让我们想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大战的蚩尤。所以通过这些词汇,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神话人物的特点。他们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本领。也可以通过这些词汇让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由这些特殊的本领能够联想到相关的神话人物。以及由这些词语可以丰富的展开孩子们对神话人物的一种想象。
再比如:
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你在其他神话故事中,也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吗?和同学交流。
①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②当太阳车从天空驰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
③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这三句话分别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的形成、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和女娲炼石补天的情形,想象奇特,让人感受到了神话的神奇之处。我读《女娲造人》这个故事时,女娲用枯藤沾上泥浆向四处挥洒,溅落的泥点都变成了一个个蹦着跳着的人,这个情节设置让我觉得特别神奇。通过这些片段,这些精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词语的神奇的魅力,这也是神话所给予的特点。
再比如:日积月累中出现的与嫦娥有关的古诗。
读到诗名,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然后孩子们讲一讲这个神话故事,然后我再随机的插入我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看到的最原始的《嫦娥奔月》的版本,告诉孩子们,你们想读想不到,其实,原版的故事中的偷取长生不老药的人正是嫦娥,因为她想离开后羿,独自成仙,所以趁后羿不在家,偷吃了灵药,就升到了月宫。
有诗为证——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自然而然引出这首古诗《嫦娥》。
再介绍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主要作品有《夜雨寄北》《锦瑟》等。
试着让孩子们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垂,晨星就要消失了。嫦娥想必后悔当初偷吃了灵药,如今只能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再告诉孩子们,他们肯定想不到,升上月宫里得嫦娥最后居然变成了一只癞蛤蟆。
通过这个原汁原味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的情节,然后再举一反三,让学生们去感受坚韧执着的夸父;不辞艰辛补天的女娲等等其他的中国神话故事。孩子们不仅仅听得入迷,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形成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学生打开想象,走进书本中,有兴趣的捧起书来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