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不容易,我不知道该感谢自己,还是该佩服自己。刚刚下课,我就投身简书,不管今儿能写点什么,我只是想对自己说,把习惯坚持。
答应了朵儿帮她听课,每天都在后悔中度过。刚开始我还把重点一一截屏,后来一想,若是把截屏发给朵儿,她找时间归类总结的时候,岂不要对着手机,多费眼睛呀。我不能这样做,朵儿这么相信我,我岂能敷衍!
于是我找了个活页笔记本,开始跟着记笔记。
可惜了我的手,学生时期中指第一关节上的老茧儿,这些年因为懒于用笔已经被保养的平滑圆润,这可好,两天下来老地方的茧儿很快就长出来。且感觉手臂累,指头累,肘关节也累,那那都不舒服,看来还真是疏于练笔,我不知道该埋怨自己懒呢,还是该埋怨 数字化发展的诟病。
刚刚读了辽东沈氏布衣的文章,他说他十一岁才开始上学。不免心生羡慕,他的童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拘无束。我在十一岁的时候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有烦恼,有任务,有必须,也有不得不,还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一句话说的是:用心在读书上,那是智慧的根本,用心在工作上,那是成功的根本。直到昨天读了蒋坤元老师的《写作,四十年的坚持》,才真正明白。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诠释这句话的内涵。别想太多,干就完,你拼命的样子也许很狼狈,但你坚持创造的奇迹真的很美,很美。
以前总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上紧发条,精神百倍,迎接着变幻莫测的生活,曾经开玩笑跟闺蜜说,忙的累的连放屁的时间都没有。如今贪恋文字,爱上写作,每天的日常一样不少,我还是挤出时间来坚持日更,所以没有去尝试,没有去拼过,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所以私下里我还是忍不住为自己点赞,即便不被理解。
还记得初次接触简书,我就发现自己对她有一种爱的感觉,尽管我知道我们从没见过面。
说是一见钟情一点也不为过,为了简书,我现在连朋友圈都停了。再也没有闲的无聊的时代了,电视几乎都没怎么看了。为了爱她,我把所有的零星时间都用在看书上,偶得空闲就出去走走听听,寻找所谓的灵感,捡拾一些创作的素材,使文字能够有色彩,又温度,有感染,又生命。
人的一生总的有爱好,为之疯狂,为之痴迷。
再有几分就是明天的,就此停笔。告诉自己人活着就应该:
做,喜欢的事!
说,想说的话!
交,投缘的人!
晚安,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