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提升
“三分文章七分读”,看似味道不浓的文章也能在反复朗读和轻松交流中散发出语文的芳香。钱梦龙先生说:“读是语文教学基础的基础,核心的核心。”
“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积累语料,形成语感,悟得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又接受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趣、情操、价值观的熏陶感染”。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朗读既是音韵的欣赏,又是文字的咀嚼,还是情感的初次碰撞,或冲突,或认同,或内化,或共鸣。朗读,怎么读?哪些词重音读,用怎样的语气读,如何做到轻重缓急,用什么情感读?是一种技巧,是一项语文能力,更是语文素养。
朗读,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了自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朗、活泼、健谈、魅力四射的人。
朗读还有利于培养语感,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朗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朗读者的记忆力。
朗读更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文章经过朗读,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可以激发大脑的想象力。
坚持朗读可以对自己进行美的熏陶。从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领略文章的节奏美,欣赏文章的韵律美,感受文章的情感美,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