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现在都记得,女儿出生第二天下午发生的事。
生娃前,我买了许多育儿书学习,还成为了一个坚定的母乳喂养者,所以住院的时候连奶粉都没买。
但现实往往是最爱“打脸”的,“新生儿自带三天干粮”这种说法在女儿身上完全没有应验,病房一直都充斥着她的哭声,并且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最后在喝上奶粉后,这个小祖宗才安静下来。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肯承认,当时的自己太执着于书上和专家的“标准答案”,完全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把“必须母乳喂养”看得比孩子的感受更重要,才会有那种选择和固执。
从刚开始面对孩子的手忙脚乱,到如今越来越平静佛系,有孩子后的两年多时间,我所学到的比前二十几年都要多。如何去养育孩子?如何做个称职的妈妈?当看完《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本书后,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本书自2007年出版后,已经过了十三年,作者蔡颖卿也已年近六十,但就是这么一本育儿书,仍然不停地再版发行,仍然在不断地让读者受惠,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传承:这既是作者育儿心得的传承,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探索学习育儿方法的传承。
在这本书中,大家找不到任何育儿理论的罗列、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日记般育儿生活的记录,育儿经验的分享,育儿挫折的反思。作者蔡颖卿秉持着育儿先育己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教育,让她们逐渐成长为一个个“丰盈饱满”的大人。就如《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书的封面语所说:在培养出一个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个有趣的母亲。这才是育儿最好的状态!
一、任何高耸的建筑都离不开夯实的根基
印度有句谚语: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深根;长大之后,给他翅膀。
我们许多人总有个误区,认为孩子长大后才值得花费时间精力,在他们小时候差不多就行了。其实不然,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都是在幼年时期学习到的。就好比盖一栋大楼,耗时最长的不是地面上的工作,而是地下的工作——打地基。地基的牢固与否直接决定着大楼的成败,养育孩子也是如此。
作者蔡颖卿把《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深根——蓄积——展翅”,她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来讲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夯实地基,如何巩固地基,才有了最后的厚积薄发。
书的开篇作者就讲述了她为了兼顾丈夫的工作和家庭,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台湾,移居曼谷。受这件事影响最大的是她的两个学龄期孩子,先不说课程难易,语言关就是个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作者作为一个妈妈,没有被恐惧和焦虑淹没,而是带着长远的眼光,选择了一位与她拥有相同教育理念的林老师为孩子们辅导英语。
“我常常跟学生说,成绩单只是一扇美丽的窗户、豪华的门,我们要盖的是一座坚固的地基,只有真金才不怕红炉火。”林老师的这番话完美诠释了作者蔡颖卿的教育理念:成绩是节点不是终点,更不代表全部人生。如果在追赶高分的过程中,孩子丢失了最宝贵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那就是本末倒置。
在父母和老师观念的志同道合下,作者两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地非常好。经过4个月的认真学习,她们顺利成为了曼谷国际学校的学生,大女儿甚至破格被允许跳过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两年的课程,直接进入正规班学习。这也再次验证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当孩子怀着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时,成绩反而成为了顺其自然、锦上添花的事情。
[if !supportLists]二、[endif]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生活
还记得我是学生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跟我没什么关系。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都是父母在做,他们从来不会让我去做,因为在他们眼里,学习才是正经事儿,那些日常生活琐事不值得、也不需要我去插手。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我到上大学前都没洗过自己的衣服,工作前没自己做过饭。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才慢慢学会的。而我身边也有更夸张的例子,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值为零,一个人完全无法照顾自己。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者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她说:“人人需要一种平衡的生活。不能因为用功读书,其他事情就由别人代劳。不亲近生活琐事的人,会失去对生活的情感,也会减损体会快乐的能力。”
如果有一天,人们所有的事情都能够由机器或者智能代劳,我想大家不会越来越快乐,而会越来越抑郁,最后走向生命终点。因为只有足够的烟火气才能让我们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中,获得继续的动力。这些不是靠学习就能获得的。
让孩子自小就参与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来,洗一双袜子,帮家人递一只碗,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帮父母洗菜做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关心别人……我们要的是活生生、有朝气的孩子,而不是死气沉沉、麻木呆滞的学习机器,不是吗?
[if !supportLists]三、[endif]爱是接纳,不是比较
“有太多无谓的比较,损毁了孩子原有的价值。”
曾跟朋友聊天,她说虽然自己很想要二胎,但总在最后关头打退堂鼓,原因无它:就是害怕自己像自己的妈妈那样,克制不住比较的念头,最后伤害了孩子。这位朋友生活在多子女家庭,从小到大都无法摆脱“比较”:“谁更听父母的话”、“谁成绩更好”、“谁工作找得更好”、“谁家庭更和睦”……不管父母是为了“激励”孩子,还是无心之言,这种比较都让她很受伤,难道只有在这场比较中占上风的孩子,才配得到父母的爱吗?
比较不仅存在于二胎家庭,它弥漫在各个角落里,随时都会出来给你给下马威。一刀切的衡量标准粗暴地把完全不一样的孩子装进了“模具”中,被动地等待修剪和补缺。
作者在文中提到两种最反对的比较:一个是成绩比较,另一个是同一家庭不同孩子的比较,后者的杀伤力最大。当一个孩子前四分之一的人生都被笼罩在“优秀手足”的阴影下,“挫败感”必将伴随他一生。
不少人问作者更疼两个孩子中的哪个,作者的回答令人感动。她认为,面对和自己一脉相承的骨肉,是很难区分和选择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她的养育方法也是无法完全复制的,作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每一个特征,然后再去“量身裁衣”。认可和接纳才是爱的唯一表现形式!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见证者,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这个稚嫩的生命。育儿不是传宗接代的附属品,而是身为父母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没有模板,只有最坚定的信念和耐心才能够帮助我们和孩子一同走向远方。这也是《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