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美文章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相信许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
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对我们说,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凤头、猪肚、豹尾的。从此我把它视为评定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
顾名思义,文章的开头,要有凤凰的头部那样美丽和精彩,才能让读者不由自主的想看下去。当然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头,还远远不够,文章的主体,应该像猪的肚子那样饱满而圆实。而文章的结尾巴则要像豹子的尾巴那样有力。
那么如何让一篇文章“凤头、猪肚、豹尾”?,我们就绕不开 “结构” 这两个字。
清代戏曲家李渔对结构有个形象的描述,他说写文章就犹如建房子,首先心中必须有蓝图,“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才能“挥斤运斧”。 这也就是我们在举笔挥毫之前,为什么要拟提纲的道理。
那么文章的结构如何来处理与设置呢?
首先是完整。构成文章的每一个部分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不能无故的残缺,同时要考虑每个部分量的比例,分清主次,不能平均用力。
其次是连贯。文章的脉络要贯通,不能让各个部分成了“断线的珠子”, 散漫又不连贯,
第三是严密。即文章的各个部分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它表现为文章一种内在的凝聚力,要做到“形散而神聚”。
第四是灵活。人们常说的文无定法,就是指文章的结构要富于变化,不拘泥于几种简单的模式,从而达到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文章的结构不外乎包括以下这些要素:
1、层次。就是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也就是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行文中不会标明他的起讫,需要读者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去划分。
2、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以段首空格的形式自成起讫,独立的结构单位。它的意义就是使文章的层次结构在读者的视觉上形成更加明显、醒目的印象。
层次和段落的关系,层次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段落。
3、过渡。是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与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或手段。一般在文章内容转换、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改变时,多运用过渡的手段。
4、照应。通俗地说就是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比如开头和结尾的照应,正文和标题的照应,行文中的互相照应,这样使文脉贯通,章法灵活,对文中关键问题的强化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开头和结尾。它们最能体现写作者的创造性。
文章的开头,是作者的立言之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写文章也是如此,一篇文章好的开头,不但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还有利于表现主题或者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
而一篇文章的结尾,如果能绾结全文又令人回味,它就是一篇好的结尾。
在文章的结构上,我也走过许多弯路。最初是信马由缰,想什么写什么,也没有养成写文章拟提纲的习惯,这样造成写作时思路不清,逻辑混乱,写起来时离题万里,没有聚焦主题。在选材方面,主次不分,平均用力,松散而缺乏表现力,让人读起来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特别是在形散神凝方面把握不好,犹如一盘散沙。还有开头和结尾平淡无奇、缺少新意。这些都是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诟病。
经过这两年的摸索,又借鉴别人的经验,对文章的结构做了一些总结,我运用的文章结构有如下4类。
第1类:观点+n个事例。即一个核心的观点,用多个事例去印证。这一类必须注重你选取的事例,主角要有一定的认知度和话题性,讲故事的过程要紧扣你的观点,呈现一些体现观点的细节。
第2类:大观点+n个小观点。即一个大观点下用几个小观点来说明,每个小观点可以用一个事例来解释,最后来证明大的观点是正确的。
第3类:观点+n个角度。这样的结构布置必须在素材足够丰富的情况下运用,从许多场景,多个故事上来说明你的观点。
第4类:观点+人物的n个故事。用具有共同点的故事,用n个人物身上发生的具有共同点的故事,来说明你的观点。故事的主角最好是蹭热点最快的,这样的效果才会更显著。
对于开头和结尾,我喜欢简洁明快的。我常用的开头有:开门见山式,题文呼应式,提问式,互动式,名人名言式。结尾多采用首尾照应,总结点题。
俗话说:文无定法,以上这些都可以根据文章的表达需要进行灵活运用,当你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一篇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就产生了。
[作者简介]笔名:修竹,湖南湘潭人。是一个有诸多爱好的退休公务员,是省摄协、市曲协、市书协、市音促会和县太极拳协会会员,《半亩书香文学网》的签约作者,《简书》作者谭修竹,《今日头条》作者一只独立特行的兔子,个人公众号为谭修竹。因为三十多年坚持写日记让我爱上了写作,希望以后的人生路用写作来修行,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写点自己想写的话。
微信tanjieling855
邮箱715172074@qq.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