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能记录故事,声音也行
有的人,记忆力超好,不用任何的修饰和记载,便能记住去年的今天他在干啥。
有的人,味觉的唤醒力超赞,不用多说,吃一口便能想起谁谁谁的手艺。
不过,这毕竟是有的人,不是我,我的记忆力估计小时候被狗给吃了。
但是,还好,通过歌曲我能零星地记住一些“光阴的故事”。江湖地位越是变得高,越是怀念曾经的日子,一首首80后、70后甚至是60后的歌曲,能唤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让我来扒一扒《小背篓》的时光。
少年的音乐记忆
对音乐的喜欢(只是单纯的喜欢,其实啥也不懂),得益于家里霸道总裁老爸的影响,从小学到初中,音乐课、绘画课以及体育课是属于邪教,基本上都要被其他“正派”课给占用,为数不多的几堂音乐课还是以同班同学教我们唱歌的形式进行。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小学六年级,一位乖巧伶俐的女同学杨苓教我们唱了一首歌叫《小背篓》,我想当年的同学今天没几个记得这事了,但是我记忆很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8605/d1b3861519dca958.png)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首少儿歌曲,直到读大学去KTV唱歌时才知道,这是宋祖英小姐姐唱的,音高超乎我们一般人的能力,似乎不在少儿歌曲的行列。真的是没文化,真可怕。
音乐等艺术类的课程对少年等是多么的重要呀,在《我的审美细胞被谁扼杀了?》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做家长和老师的,可要注意啦。
歌曲背后的故事
凡事唱起这首歌,便会想起那位女同学以及和她一同经历的事。
这位女同学是五六年级时才从她们学校转到我们班的,后来一同升入初中,时间久了渐渐地熟悉起来,我们一同补习读初四,最后又一起从县城到市区读高中,一同约时间做火车、大巴去高中是常有的事儿。
有一次放长假,我们的假期作业貌似都没有写完,两人在她市里一亲戚家挑灯夜战,胡编乱造也好,借鉴别人的也罢,总之奋战到深夜。第二天貌似还没有到黎明,两人就不得不起床去赶最早一班车返回学校。对于一本正经读书的好学生来说,这样的经历也算是难得。
虽然我是农民的女儿,但是老实说,我家除了种水稻、番茄,养蚕之外,别的很少涉及。我很好奇,核桃、板栗以及樱桃树长什么样,果实怎么来的。正好,她家住在上山,家里有桃子、核桃、樱桃等水果(核桃也算水果吧),而且她和她的家人都特别好客,在有一年的暑假,正当水果成熟之际,有幸去了她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8605/0df491089765b490.png)
有一首歌叫《上路十八弯》,我家住在山下,没有觉得有十八个弯那么夸张。去她家我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山路十八弯里,坐在摩托车后面,还没有反应过来又是一个弯,我觉得从山脚到她家不是18个弯,应该是80个弯。能开这个山路并且开得娴熟的摩托车司机,那绝对是一个好赛车手。因为“高手在民间”。
山上环境优雅,除了一些野生长的绿色植被外,大家还因地制宜,种植了很多水果。在丰收的季节,满院子都是桃子、李子等,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如果茁壮成长来年也一定是十里桃花开。美也是在民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8605/c7bc0ace3ca48423.png)
读大学时,交集少了,联系也少了。所以,有时候,关系还是要维护的。
现如今她已嫁为人妇,身为人母,祝福她。
原本是要扒一扒歌曲中我的记忆,一扒就没有收住,还有好多故事,看来还得后期继续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