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我认识的咨询师最近有点郁闷。
他的一个来访者,因为职业选择的困惑来找他咨询。
咨询过程很成功,来访者完全清晰了未来的发展路径,跃跃欲试,希望在北京持续努力,有所收获。
几个月后他去回访,发现来访者已经回了老家,接受了一份父母帮他安排好的“稳定”的工作。
这挫败感。呵呵。
很多写东北就业环境的文章都提到:在大多数东北人的观念里面,你在一线城市体制外收入再高,也没法和家乡一份体制内月入两千的工作比。
此前几百位本科甚至硕士学历的学生去应聘哈尔滨环卫局环卫工人的消息就是佐证。
不是环卫工人这个职业有多么吸引人,吸引人的是“带编制”三个字。
我们职业顾问在学习职业价值观这块内容的时候,被教导:价值观是你认为重要的事的排序。
比如有个人,把自由看得很重,金钱看得不那么重。同时呢,他又觉得名望对他来说最重要,可能失去自由也要保住名望。那么他这三个价值观的排序就是,名望,自由,金钱。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排序。
虽然大部分人可能不清晰自己的排序到底是怎样的,但这个排序,一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价值观排序的体现。
比如我的父亲。
2000年,我父亲四十多岁的时候,公务员系统改革。那时他面临一个大“挑战”:和一个50多岁的大妈PK,竞争上岗。
不管从年龄还是个人能力来说,其实结果应该很明显。但我父亲觉得,把一个快要退休的大妈挤走,是不道德的,也是一个男人做不出来的事情。所以他做出了他的选择,退出竞争,把机会留给别人,自己再去找出路。
如果是我,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但这就是我父亲的选择,在他的价值观里,道德,或者说利他主义,是高于个人利益的。
“稳定”这个词对于我们的父辈们,似乎有一种超乎想象的魔力。它在我们父辈的价值观中排名第一。
稳定高于一切。其他所有的价值,在稳定面前,都值得被抛弃。
这个价值观对他们而言是没问题的。因为价值观会随着重大事件,或者人生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一个女性在结婚前,排前几位的价值观可能是经济收益、成就感、人际关系。等到结婚后,有了孩子,她的价值观可能就变成了舒适、自由和经济收益。
所以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父辈们大面积地拥有那么一致的追求稳定的价值观:社会动荡。
我们的父母很多都是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等重大社会变动的一代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巨变,完全超出了个人可控的范围。
因此,“稳定”对他们来说,格外重要。
所以说,他们没有错。价值观,也没有错。
如果说哪里有错,那么错的是容器,装载价值观的容器:你认为可以带来“稳定”的,是真稳定吗?
02
最近有几个行业值得研究。一个是车载电台,一个是方便面。
如今车载电台的收听量急剧下降。原因真的很无辜。
因为车载电台的主要收听人群是出租车司机。滴滴出现之后,出租车司机都接单去了,没时间听电台了。
还有方便面行业。曾经每年销量几十亿包,现在断崖式下跌。
康师傅,任凭你再推出多少种干拌,甜的辣的免煎炸的,都不能扭转颓势。为什么呢?
因为外卖行业的诞生,让各种美食、夜宵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我干嘛要吃方便面?
猫抓住老鼠,狗死了。
胜过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昨天早上,我的男闺蜜戴老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消息里头是一个中老年重疾保险的介绍,他说他刚给父母买了,看看我是否需要。
卖保险的正好是我们都认识的高中同学,于是我去找她咨询。
聊着聊着,同学跟我说,最近公务员系统公费医疗改革,公务员也要全部纳入社保,很多人都慌了。
我先生是个大学里的小教授,他跟我说,现在高校好像在往取消编制的道路上走。
还有那个36岁的唐山公路收费站的女收费员。
这个大姐因为当地政府撤销收费站而丢了工作。于是收费员大姐去政府讨说法:“我已经36岁了,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我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 所以她强烈要求政府解决工作。
虽然这个大姐被网友吐槽怎么36岁就学不了东西了,但她并不是个例。她是我们生活中千千万万人的缩影。
时代抛弃你,不会提前和你说再见。
前面我的男闺蜜戴老师,是一个有些奇幻色彩的人物。
他初中的时候,因为小学成绩差被分到了全年级最差的班,我很怀疑他们班有没有一半人考上高中。但是呢,奇葩的他硬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不仅考上了高中,还考上了火箭班。在火箭班里,本来他也就是个中不溜,后来奇葩的他又在高考的时候,靠着自己的能力考了个全班第一全校前三。
我说的奇幻,当然并不是说他总能在考试的时候牛逼。
奇幻的地方在于,他挑了当时全国最好的高校最好的专业:通信工程,然后潇洒地转身放弃了。
那时候这个专业多火啊!互联网、手机啥的才兴起没多久,妥妥的朝阳行业。但是他读了三年发现自己也没有多喜欢,一气之下休学回家,打了一年魔兽。(对,他说他要休学准备出国,但是其实打了一年魔兽)
一年之后戴老师就像开挂了一样,突然想明白了自己想干嘛。然后他又回去把最后一年读完。完后,跑去咱们毕业的高中当了个数学老师。
所有人都不理解他,所有人都觉得他浪费才华,所有人都说干这个怎么可能比通信工程更有前途呢。
但是,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是他想要的方式。重要的是,他敢选择。
虽然他现在也端着铁饭碗,有一份有编制的“稳定”的工作,但我从不怀疑他会“不稳定”。
因为他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并且在这条路上拼命地往前跑,十几年了很少懈怠。
就算有一天,他的铁饭碗摔破了,他也能分分钟华丽转身,为自己找到一个新的定位。说不定摆脱了编制的枷锁,他的日子还能过得更好。
他很稳定。他也很有安全感。
所以,真正的稳定是什么?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什么?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真的稳定,是你跟着这个变化的世界一起变化。它往前走了,你也往前走了,所以你能保持着相对位置不变。
真的安全感,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你很清楚就算巨变来临,自己还有能力优雅地转身,你就有了真的安全感。
我从来没听说过,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外界,希望外界不变,会是安全的。
03
前段时间我登录分答app答疑。分答给我提了一个系统问题,它问:你在哪一瞬间深刻地觉得钱真是个好东西?
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钱。
最终我的答案是,没有选择的时候,就会深刻地觉得钱真是个好东西。
当你的工作做得毫无前途,因为生存压力不能辞职的时候;
当你的家人得病,因为没有钱选择更好的治疗的时候;
当你的小孩,因为买不起学区房不能上好学校的时候。
这种时候,感觉有钱真是太棒了。
因为钱意味着,选择的自由。
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遇到什么事都有选择的时候,钱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内心会笃定很多。
所以假如你手上正端着一个铁饭碗,那么想想万一走着走着摔破了,自己是不是还有别的选择?
如果你没有别的选择,那你有没有很多很多钱?
如果不幸答案是都没有,那你现在可以怎么做呢?
我想了几条,可以供你参考。
第一,捧着铁饭碗,也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明朝那些事》结尾的结尾,作者讲了一个徐霞客的故事。
徐霞客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家庭,小的时候特别调皮。他不喜欢读书考试,所以连科举都拒绝参加。好在他的妈妈比较开明,对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虽然徐霞客不喜欢读书考试,但是他特别喜欢玩,尤其是游山玩水,玩得有模有样。
在他的余生里,他凭着自己的爱好,走遍了全国各地。他记录的《徐霞客游记》成了后来人们做地理研究的重要资料。
写了七部的《明朝那些事》,作者最终只给出了的一句话总结:我要讲的,全部都在这个故事里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我那个咨询师朋友的来访者,已经明白了自己想走的路是什么,却为了“稳定”放弃了。我不知道万一将来他以为的“绝对稳定”崩塌的时候,他会怎样回想今天。
并不是叫大家都要马上放弃铁饭碗。不过,现在斜杠青年这么流行,世界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包容,多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花一些时间去把兴趣培养成志趣(志趣是可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深层次兴趣),说不定哪天自己也成了一个斜杠青年,为自己的生活留出了一条道。
第二,保持开放的心态,终身学习。
如果你现在打开得到app,会看到首页上只有一句话:一起建设一所终身大学。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时代变化这么快,几年不学习就可能与时代脱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困难。可能花个百来块钱就能学到别人积累十几年甚至一生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你从学校毕业之后再也没学过新的知识,而且即便获取知识如此容易也不打算去学习一下,那时代变化的时候,啪啪不打你的脸打谁的?
第三,提前规划最糟的可能性,给家庭适当配置商业保险。
人生需要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最终结果就是一塌糊涂。
年轻时,规划事业和家庭;年老时,规划自己的健康和晚年生活。
想一下自己家庭的worst case scenario(最差的可能情况),给自己的家庭配置一些商业保险。
医疗支持不够的,就关注一些疾病险;养老支持不够的,就关注一下养老险;从事高风险行业,就配置一些意外险。
总之,最糟糕的情况发生时,让概率帮助你。
第四,适当学习理财,提高家庭的财务自由度。
挺多人听到理财,第一反应就是炒股,或者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其实理财的概念非常宽泛,从操作细节来看确实是选择一些产品投入资金。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理财还包括适当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等。
现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有很多小白理财课程可以选择。如果你是稍有一些经验的人士,也有深入一些的理财知识可以学习。
我前面也提到了,当你有选择的时候,钱可能没那么重要。可是没选择的时候,钱真的很重要。
如上,不仅仅限于捧着铁饭碗的人。
不管对于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适用的。
与其总担忧和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多思考未来。
最终你生活的样子,是你每天一个个的决定造就的。
祝你的铁饭碗永远摔不破,也愿你不管怎样,总保有华丽转身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