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周朝建立的时候,一种普世主义文明出现了。到了春秋后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数百年来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秩序崩溃了。
人们突然发现赖以理解世界的坐标系没有了,开始苦苦思索,寻找意义。不同的思考,催生了后来说的诸子百家,也就是很多个思想流派。
对待传统有三种态度
诸子百家的流派很多,但这些流派依照它们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可以区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复古。它认为,之所以事情搞糟了,是因为人们背离了传统,当今之计,是努力回归到传统;这是儒家的态度。
第二种,开新。它认为,之所以事情搞糟了,是因为我们到现在还没抛弃掉那些讨人嫌的传统,当今之计,是努力开创新规范;这是法家的态度。
第三种,无为。它认为,正是各种入世的念头才把事情搞糟了,倘若不再追求转瞬即逝的现世成就,天地一下子就宽了,传统本身好不好、有用没用,根本无关紧要。
上面这两种态度,都有着积极进取的入世心态,只不过给出的办法正相反。因为儒家和法家都诞生于中原地区,这里人口众多,秩序复杂,不以入世的态度,难以面对问题。
百家争鸣儒家:克己复礼
儒家是从商周两朝的巫师系统发展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巫师,是古代沟通天意与人事的神职人员。
孔子认为复古的路径是“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的各种冲动,依照传统留下来的“礼”的要求来做事。这样就能达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所以,儒家当中逐渐浮现出对于道德勇气的赞美。
孟子有一句话,叫做“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就是说,只要认准了是正确的路,哪怕千万人阻拦,我也毫无畏惧地走上去,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孟之道法家:君主意志
在法家看来,儒家的理念也太迂腐了,既然明知其不可,还要为之呢?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就出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著作中。
法家认为因该用“法”来取代“礼”,开创一套新的制度。为了能够推行“法”,君主就必须懂得如何应用诡诈之术来控制人,懂得如何利用甚至创造对自己有利的局势。
法家三宝,“法术势”,就是法令、权术、局势。
有趣的是,法家的鼓吹者往往在本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商鞅还是李斯,都是在别国建功立业。原因在于,君主需要官僚在本国没有根基,才能听使唤,所以,法家只能在别国成事。
商鞅变法道家:无为而治
道理家出于荆楚之地,主张顺其自然。
庄子有一位朋友叫惠施,庄子远行路过魏国,打算顺路去看望他。惠施担心庄子抢了他魏国丞相的位置,想逮着庄子把他立刻赶走。
庄子说,惠施你现在这么大肆搜捕我,你以为我看得上这宰相职位吗?说罢飘然而去。
所以,道家拥有绝对的气度和洒脱。
道家认为,当今之计,是放下非得要搞点事情的想法。顺其自然,让世界、让百姓自由自主地活动,事情自然就好了,这就叫“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