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

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

作者: 邦尼君 | 来源:发表于2016-06-13 09:31 被阅读0次
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

在《欢乐颂》里这样一段情节:在孤儿院,安迪想给弟弟一些生活费,以及孤儿院慈善捐款。奇点在安迪一时失控,情绪稍微平稳时候,建议安迪不要一次性交给园长过大金额,而是按月给。在世事洞明的奇点的价值观里,不轻易去考验人性,是最大的尊重。

李碧华在《只是蝴蝶不愿意》写道:「不要考验人性,千万不要——它根本不堪一击。」

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3

人性就像脆弱又娇衿的花瓶,想要去证明它易碎而尝试将它摔碎,留下的是一地凌乱的碎片,失去的是完整的花瓶。

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有一名木匠以建造的房屋坚固,所以很有名气。木匠年老退休。老板希望木匠帮助他建造最后一栋屋子。木匠却没有用心对待。最后老板说,房子是送给木匠的送别礼。木匠悔之晚矣。

这个故事里的老板看似给木匠惊喜,其实在故事结局告知真相的时候,这一举动意味深长。他用隐性又刻意的方式去考验木匠的人性。且不说木匠是不是负责人的人。他尽心竭力把一生献给工作,却在最后一次的考验里,埋下人生的败笔。如若一开始老板就早有考验木匠的心态。说穿了就是基于对对方的猜忌和不信任,从而产生的欺骗行为。他的别有用心,于己于人都是毫无益处,两败俱伤。

这只是一个故事。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也许一直在上演。用金钱去考验感情的真诚度,用一份更好的工作去考验员工忠实度……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

图片发自简书Ap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

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

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芬森对于人性的分析鞭辟入里,散发着一位医学家智慧的光芒。人性在不同的土壤里生长,在人生不同境遇对外表现出来不尽相同。就像哈里当年的处境,在回首往事时候,依然确定由于贫苦的出身以及当时生活窘境,会迫使自己做出一些趋向更大利益的行为。人性的光辉需要一片净土上方能熠熠生辉。因此培育使人善良的土壤远远比考验人性更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考验人性,它根本不堪一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l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