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yoyo是家庭主妇,用钱需要经过先生得同意,自己小金库的钱也不愿意先生知道,双方互相防着对方。
收获:在金钱观上彼此理解,确定一个金钱目标,让彼此能够目标一致
我就像第一个案例中的第二个小故事一样,曾经我的金钱观是“赚的多,花的多”与先生的节俭格格不入,我花钱的方式让先生产生了很强的不安全感。这是今天这堂课最大得收获。刚结婚那会儿,每当我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候,先生经常说我“买东买西”,我也特别不高兴,“我花自己的钱”你们也要说东说西。
后面,两个孩子出生以后,日常开销增加迅速,我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被现实屈服,花钱习惯稍微好一些。
直到装修第二套房子,由于装修观念不一致,我喜欢美式,先生喜欢中式,二套房的装修款来源是我的一大部分积蓄,僵持不下我自己做了决定找了装修公司,由于工作太忙,没有考察比价,结果还被坑了,弄的现金流紧张。这个惨痛的教训让我明白“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就是破财”
回想起装修第一套房,各自发挥擅长,先生是平面设计师,对细节很在行,我跑材料比价很在行,装修的顺利又满意。
所以,树立家庭共同理财目标很关键、理解尊重彼此的金钱观才是底层逻辑。
案例二:牺牲自己为家庭付出
收获:
01、人可以分为三类:索取者(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占10%、80%的人是平衡者(你对我我也对你好),再就是成就他人极致利他者。如果成就他人是建立在牺牲自己上面,那么就是没有原则、没有智慧的付出者。
02、真正成就他人的人是有原则和目标的。
03、对你好和没有原则的对你好是两回事。一种是真正的成就他人,一种是讨好。
前两天刚好有朋友讲自己的故事,从贵州远嫁到杭州,2年半的家庭主妇让她抑郁,身体出状况,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提前还房贷,没有给自己留金钱余地,不敢给自己添置衣物,张口问先生要钱,先生也不理解。今天的课让我明白她就是牺牲自己基础上成就家庭。所以,他对先生的情感回报需求极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