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1.温故互查:第一课时: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为分析本课的论证思路做好知识的铺垫。
2.新课导入: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3.阅读感知,自学检测:了解书信体和巴特勒的观点及目的。
4.任务驱动:本节课设计了三个问题:把握作者观点;梳理论证思路;感受作者情怀,循序渐进走进文本。第一个任务学生自主完成,第二个合作探究,第三个需要老师重点讲解。
5.分层训练:基础知识和课文内容的把握。
第二课时:
1.温故互查:《藤野先生》第一自然段的反语,为本节课品析语言做铺垫。
2.阅读感知:通过阅读第三段,体会圆明园在雨果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为接下来的批判做铺垫。
3.任务驱动:品析圆明园之美(重点学习第三段,自学加合作,体会铺陈、排比、类比的表达效果);揭露强盗之丑(集中在5、6、10段,感受反语的讽刺意味);体会爱国的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思考两个问题:1。圆明园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文物如何能归还中国?)
4.分层训练:课时练基础知识题和写作小练笔习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