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制作瓷器特别的难,这项技术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高科技。
而且在18世纪以前,他是一直被中国垄断的。
骄傲的中国瓷
China,这个英文是一个“多音字”,可翻译为“中国”,也可翻译为“瓷器”,可见,瓷器曾经是中国的代名词。
欧洲人直到瓦特发明出万用蒸汽机,都还没有发明出瓷器,但是瓷器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欧洲人长期从中国进口瓷器自己却造不出来,所以瓷器在欧洲的身价就水涨船高,逐渐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为情妇建造奢华的宫殿,这里面就放满了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到了18世纪中期,青花瓷的价格和等重量的白银是差不多的,价格非常昂贵。
但是欧洲人始终就是搞不明白这瓷器到底是怎么做的,甚至牛顿、莱布尼茨都研究过,但都没有结果。
因此,你就能感受到了欧洲人是卯足了劲儿想把这个技术给研究出来,也正是迫切的商业需要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瓷器-白色的金子
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后来欧洲也确实发明了瓷器,而且在后来的工艺水平上,甚至超越了景德镇,而且还自主研发了新的瓷器品种,也就是骨质瓷器。
那么,欧洲到底是怎么样实现技术的反超?欧洲人卓有成效的研发居然也是从炼金术士开始逆袭的。
18世纪初,欧洲有一个超级瓷器迷——萨克森公国的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他曾经为了得到150个大型龙文磁钢,用了600名禁卫骑兵去换,可见他对瓷器的痴迷了。
萨克森和瑞典开战,财力枯竭,为了获取钱财继续战争,奥古斯都二世抓来了两个炼金术士,命令他们两个人给自己炼黄金。
但是很快大家就都知道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于是奥古斯都二世就命令这两个炼金术士开始研制瓷器,因为当时瓷器在欧洲,那就是白色的金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1516/4db0fbb8492135c0.jpg)
瓷器的硬核突破
其中有一名炼金术士叫做博特格尔。
奥古斯都二世把他软禁在城堡里面,并且在那里为他建立了一个实验室,博特格尔尝试用各种材料调制出瓷土,包括大理石、骨粉等等颇为怪异的材料。
1707年,他也只烧制出了红褐色的陶器。
我们前面说,如果没有高岭土,那是不可能烧制出洁白的硬质瓷器,这也是困扰欧洲陶工几百年的问题。
不过博特格尔比较幸运,1708年,人们在德国的麦森地区发现了高岭土矿,后来麦森也诞生了欧洲最早的陶瓷工厂。
但是博特格尔随后又发现,当地的高岭土矿是没有办法直接制造瓷器的,因为含量比较低,粘性不够,博特格尔等人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发现了陶土中各种元素的最佳配比,终于在1709年制造出了欧洲第一个硬质瓷器。
烧制瓷器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温度,博特格尔将炉温提升到了1400度,终于烧制出了第一批白瓷。这批白瓷保存在德国的德雷斯顿陶瓷馆内,非常的精美,是德国的国宝。
点赞—这样的做事方法
从被关进城堡到制造出欧洲的第一件瓷器,博特格尔做了3万多次的实验,平均每天要做20多次。博特格尔等人不仅记录了全部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且把每一次实验之间的细小差异也全都记录下来了。这些历史文件,现在保存于德国的德雷斯顿国家档案馆。
欧洲人从文艺复兴开始,长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材料分析,终于在没有亚洲工匠的帮助之下,掌握了瓷器制造的秘诀。
与熟练掌握瓷器制造工艺却不明白其化学原理的亚洲,功效是不一样的,这些欧洲人对瓷器烧制的原理是由理性认识的,并且有定量的了解。他们善于通过细微调节此土中元素的配比和调整烧制的过程来制造各种精致的瓷器。
由于欧洲的这些实验信息记录完整,而且都保存了下来,所以今天我们还可以仿制出欧洲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古典瓷器。
系统的做实验完整的进行记录,也保证了科技取得可叠加式的进步。
因此,如果说中国人发明瓷器是靠着智慧和运气,那么欧洲人在发明瓷器就是靠通过大量实验收集信息取胜。
情报收集与记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1516/102206283cb44605.jpg)
欧洲人在收集信息方面可谓是无孔不入,很多传教士,就留在景德镇打听所谓的情报,在一封1722年,法国传教士写的信中,详细描绘了景德镇的风貌以及红柚的制作工艺。
要知道,烧出红柚对中国工匠来说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封信的内容非常的翔实严谨,真正的把艺术拆解成了技术,超过了任何中国匠人的相关记载。
但是不幸的是,法国50多年之后才生产出自己的瓷器,因为一直没有在本地发现高岭土。
记录对历史的影响
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要讲一讲欧洲人记录信息的好传统了,比如之前说到古罗马的医圣盖伦。
虽然盖伦的理论有很多的谬误,但是他对人类医学的贡献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他做的海量的记录。
盖伦对他每一次的研究和诊断都有详细的记录,据说他一生写了上千万字的医学文献,要知道,当时欧洲使用的是羊皮纸和缩草纸这个成本是不得了的。
古罗马文明后来衰退了,但是怪异的是盖伦记录的这些资料,后来传到了阿拉伯被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对当地的医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一些阿拉伯的翻译资料又传回到了欧洲,又对后来欧洲的医学研究有非常大的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1516/a1ebc2631378ed7d.jpg)
因为即使盖伦的结论错了,大家也能够从他的手稿中找到错误的原因。
虽然那些手稿在传播的过程中丢失了很多,但是到19世纪欧洲依然保留下300多万字盖伦有价值的文稿,当时莱比锡的医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整理和出版了盖伦的122卷医学手稿,他们被称为盖伦文库,其中光索引就有600多页。
今天,一些人喜欢嘲笑盖伦的一些常识性错误,但是当我们面对着残存的122卷手稿的时候,不能不对这个一生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学者由衷的敬佩。
瓷器技术的泄露与发展
我们再回到瓷器这件事情。
博特格尔的成功给萨克森公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直到今天,德国的麦森依然是世界瓷都之一。
奥古斯都二世当然要独享瓷器制造的技术和利益,他就把陶公们全都关在了城堡里。可是,到了1719年,也就是博特格尔发明出瓷器以后没几年。三名陶公就逃出了城堡,来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自己开起了瓷窑。
1744年痴迷于瓷器的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雷莎将瓷器工厂收归国有。他亲自掌管瓷器工厂,还派人到萨克森去挖墙脚,搞过来了不少的陶工,就这样维也纳成为了欧洲第二个瓷器制造中心。
这位特雷莎女王,她自己喜好把一些绿色植物加入到了瓷器中。因此,今天这种被称为玛利亚特雷莎系列的带有绿色植物装饰的瓷器,成为了奥地利的国瓷。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君王,他们相信瓷器这种技术是有可能掌握的。
就在麦森制造出瓷器的50年里,大小磁窑就已经遍及欧洲了。从北方的哥本哈根,到中部的斯特拉斯堡,再到南部的佛罗伦萨,从西边的伦敦,再到东方的圣彼得堡。
欧洲瓷器快速发展的原因
如果要问,今天欧洲瓷器最贵的是哪一种瓷器?
你可能会说法国的塞夫勒瓷器,那是艺术和技术在瓷器上最好的结合,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路易十五的情妇,当时欧洲第一名媛蓬巴杜侯爵夫人。
这位名利场上的代表人物,一方面生活奢华,另一方面利用他的影响力,大力扶持艺术文艺和哲学,特别是对洛可可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蓬巴杜夫人的扶植下,法国瓷器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把一家不大的瓷器厂迁到了塞斯勒,并且在资金上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
法国工匠们为了弥补起步晚的劣势,在研发新技术和设计新图案上是动足了脑筋,为了做到世界第一,蓬巴杜夫人掌管下的塞弗洛,严禁仿制东方或者德国的瓷器。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1516/6717655b7a96bf23.jpg)
工匠们在瓷器绘画上的选择,更贴近法国宫廷生活的内容题材,在工艺上塞福洛先是发明了一种给瓷器镀金的新技术,他们用大蒜汁还有24k纯金的粉末给瓷器上色,镀金的编制和内部精细的纹饰,成为了塞夫勒瓷器的特色。
接下来,在富勒的工匠们还发明了宝石蓝的颜色、以及洛可可绘画中经常用到的粉色。
总的来讲,上色技术的进步造就了欧洲瓷器绚丽的色彩,而每一次进步时间上,都远比中国瓷器的变化来得快,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欧洲的工匠保留着各种详细的工作记录,很容易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
今天,塞夫勒瓷器在市场上是一件难求,因为他只作为国礼、不外卖,赛斯勒瓷器厂在蓬巴杜夫人的手里,就成为了专为法国宫廷提供瓷器的官窑。
从炼金术士的孜孜不倦,到王公贵族的鼎力支持,欧洲人终于完成了这次科技的逆袭。
在工业革命以后,欧洲甚至把瓷器大量输出到了中国,使中国瓷器在市场上受尽排挤,终于,在1930年中国的瓷器进口量超过了出口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1516/c6258ab57829694a.jpg)
利益的驱动,可以带动技术的发展。
在发明的过程中记录信息、利用信息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很重要。
技术本身具有流动性,很难通过封锁将技术锁住。
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才是产品最高的境界。
打个广告:价值1198元的视频~免费送(关注公号:耿直的直)
坐的时间长了,腰间盘突出又严重了,码字不易啊,给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