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宪问篇》30,31,32,33,34,35

《宪问篇》30,31,32,33,34,35

作者: 少年已不年少030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19:21 被阅读0次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但又有多少人是实至名归。

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

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啊。”

抑亦先觉者:事出反常必有妖。

与人交往时,不提前预设对方使诈、不凭空臆想对方不讲诚信,在这样的前提下还能察觉出对方在骗你的人算得上有才能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上当受骗,一方面是警惕性不够,另一方面是在被骗时没意识到事件的不合理之处。

骗局之所以为骗局,一定是存在不合理之处。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发现反常之处时要冷静分析,利用自己的常识去做出判断,千万记得对别人画下的“大饼”提高警惕。拒绝骗局,从思考开始。

推荐书籍  《思考,快与慢》。

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

微生亩对孔子说:“您为什么如此奔波忙碌呢?不是为了显示您的才辩吧?”孔子说:“我不敢显示我有才辩,只是这些人太顽固不化了,让人担忧。”

疾固也:还有一种意思是说孔子自己,就和我们通常的“话多是一种病”。

3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是称赞它的力气,而是要称赞它的品德。”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才” “德”之争当选“德”。

孔子这里其实做了一个隐喻,以千里马来暗喻人。千里马值得称赞的并非是它能跑多远,而应当是它的德性,比如调良、温顺、坚毅等。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人,其实就成了“才” “德”之争。如果一个人德才不能兼备,那么宁肯选德,也不能选才。因为品性是基础,如果人的品性都无法获取别人的信任,那么他所做出的一切成果就都难以让人信服。

推荐书籍  《刻意练习》 。

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以直报怨:亲切友好的人值得你的投桃报李。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我们都在课本中学过,问题的背景是老子提出“抱怨以德”,但孔子不认同,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呢?”所以说,如果别人对你心存怨恨、排挤挤兑你,那么你只需在不伤害他的前提下随心所欲就好,不必顾忌什么,直接表达出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如果别人对你亲切友好,帮助你、提携指点你、与你好好相处,那你便要同等甚至更加等地回报给对方、对对方好,这也就是投桃报李。

推荐书籍  《感受爱》。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这是孔子老年后的感慨,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即使真的没有人了解我们自己,但“天”总是了解的。毕竟“举头三尺有神明”!

相关文章

  • 《宪问篇》30,31,32,33,34,35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我们很...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

  • 早读分享《论语·子路篇第十三》2023-02-04

    他们两位放在一起,然后宪问篇下边就是一篇宪问篇,宪问篇之后又是卫灵公篇,季氏篇和阳货篇,是三位乱政者,那卫灵公是作...

  • 童解《论语》之孔子拍棺系列01-为谷而穀耻

    【第14篇宪问第0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杨伯峻译文】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

  • 20220625论语打卡

    今日学习内容: 170. 《宪问篇》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掌握说话的艺术 171. 《宪问篇》 如其仁,如其仁:...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篇》30,31,32,33,34,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vz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