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08天的心灵成长写作营,进入事业部分,第一个写作要求,是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像杜拉拉升职记的小说一样写出来,再总结回顾。这得从上世纪开始追忆啊。本来不想写的,但是不写的话,关于工作和事业的很多东西,又没法挖,那就写吧。)
1999年-2002年,22-25岁,初入职场,新华社的三年。
因为考了出版社的第一名,分到了领导眼中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编辑室;虽然是堂堂新华社,但是出版社办公环境简陋,又是貌似全社工资最低的部门,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北大人,心里还是不平的。
但是好在工作态度一直特别端正,改错别字、对照英文修改翻译书稿也是高品质认真负责,领导看在眼里,于是给了许多机会编辑重点书,虽然丢三落四屡屡发生。
说说三本书的经历。
一个是John Naisibitt的High Tech High Touch的中文版本的出版(中文名称,我们沿用了港台版本《高科技 高思维》,其实Human touch完全不是思维,是人性)和他来北京的book tour推广活动。曾经风靡中国的《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讲科技与人性的新书,呼吁人们不要被手机和互联网控制了,要回归人性,这书今天依然不过时,依然有重要意义。它来中国,太早了,那是2000年,手机还没有人手一个,互联网,还是少数人的福利。
当时我没有任何marketing和宣传的概念,就根据领导指示,做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因为奈斯比特太出名了,发布会之后,各路媒体媒体狂轰滥炸来邀请专访。
因为曾经在国务院新闻办实习过,知道赵启正部长胸怀开阔,乐意与外国友人结识并推广中国文化交流。于是我找了在新闻办的师兄,问可否申请让奈斯比特去拜访部长,他给了我一个传真号码,我写了一个申请,领导盖章后,发过去。很快,对方答复,愿意见,时间定在下周一下午。
大约在周四下午,听到总社的传言,因为奈斯比特在国外发表过对中国不太友好的言论,禁止我们安排他拜访任何领导,取消新华社社领导的会见活动。
一万头羊驼奔过心里(那时还没见过羊驼这个可爱的动物)。
赵部长那边已经答应会见,时间地点都安排妥当。你新华社什么意思。什么反对言论,你怕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感谢出版社领导上上下下支持我们如约会见,不畏强暴。
我当时的心态是,奈斯比特不是反华人士,任何一个外国学者,在言谈著作中可以批评评论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要是禁止这样的访问交流,那中国只能闭关锁国。
如果他有对中国的不同意见,那正好可以和中国的外宣老大交流交流,多好的机会。
新华社没有红头文件下来禁止我们去新闻办,只是口头来的消息,周一,副社长带队,我们一行人顺利出行。
在新闻办一楼门口的台阶上,奈斯比特叫住我,问赵启正的头衔部长,让我教他怎么拼写zhao,站在台阶上,我扶着他的书,他在英文原版书的扉页上写下,To Minister Zhao. John Naisibtt.
随他访华的还有他的现任夫人,一位德国的出版人。
在新闻办实习一个多月,见过几次赵部长,有在楼梯遇到寒暄过,有见他来办公室交代过工作,更多的是在会议记录中看到他会见外国各种媒体集团首脑的谈笑风生。
有一次,师兄安排我去做赵部长某次会谈的会议记录,在开会前一刻,被部门领导叫停了。我也觉得不合适,完全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不会速记,会议室都没进去过,作为实习生,也没有正式的服装,外事活动中的各种规则都不知道,总之哪儿哪儿都不合适。没能去,一方面心里放松了,另一方面,也不服气,于是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心里暗暗发誓,下次我要堂堂正正地在会议室和赵部长开会。
两年后,心愿实现了。
赵奈会谈,依旧是谈笑风生。事后奈斯比特说,没想到中国的领导人这么幽默开明,这么友好。赵部长得知奈夫人是出版人,还约定未来合作,一起写关于中国的书,一起做很多交流活动。
若干年后,我无意中发现他们真的合作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的双语的书:《对话:中国模式 Dialogue: the China Mode》,2009年出版。
快乐,价值,自信,荣耀,工作带来的,都体验到了。
奈斯比特离开中国之前,得知我计划申请美国留学,说愿意帮我写推荐信。
前一段时间翻到当时的日记,看到这个,真想去撞墙。为什么当年不找他推荐,为什么不保持联系!
心塞。
在北大学的是国际文化交流。促成赵奈认识并合作,应该是我国际文化交流梦想的一个实现。
在工作的第一年,就达到事业成就的一个”顶峰“体验。在年轻的充满理想的那个自己,既开心,又不满足于此,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人生还长远着,未来,不可限量。
但是谁能想到,20多年过去,从世俗层面的名人参与度和影响力来说,那依然是自己事业成就的顶峰。
再次心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