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牌的选择,只是表达了我们对自己的期许,以及我们希望呈现给别人的样子。
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品牌组合。而真正的自我,却是缺位的。
虽然说消费异化并不需要以供大于求作为前提,但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供大于求的现状却极大地加深了消费异化的程度。这里主要的两个原因,一是广告,二是信贷消费。每个人都相信,消费既是最重要的个人权利,也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我们就像滚轮上的仓鼠,越跑越快,停不下来。在奔跑过程中,人类的智商也降到了仓鼠的水平,以至于所有人都相信这样一个荒谬绝伦的说法:每个人花得越多,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越富。
但是和仓鼠不一样的是,仓鼠只是原地奔跑,而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却积累起了天文数字的公共债务和个人债务。这些债务是如此巨大,很少有人认真想过要去偿还。
本质上,个人债务也好,公共债务也好,都只是社会总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在这个再分配过程中,有的人会占点便宜,有的人会吃点亏。但是毫无疑问,这种形式的再分配,会让我们丧失荣誉感和责任心。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办?除了像仓鼠一样继续傻跑下去之外,好像也找不到什么别的办法。
晨课: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