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在一两字之内
2023-06-09
眼疾的时候,只能听书,又听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忽感言,往往文章的好坏就在一两字之内。就像是深“推”夜下门和深“敲”夜下门的区别一样,一字之差,改变了所有的韵味。
一开始写日志的时候,对自己有很强的要求,就像是上学时要写的作文一样,当时对于自己的要求是必须两千字。写了许久,但往往故事并不连贯,或是主题散漫,虽然自己有一定的主题,但看的时候,却感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常常有跳脱之感,虽然在一个大框之内,但细分的依旧很多,到最后也就导致了满篇道理,毫无逻辑的感觉。
后来偶然醒悟,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一万句也说不清楚,如此这般之后,对于字数也就没有了要求,但习惯已经养成,光是不在乎字数,就改了许久才改了回来。后来开始固定在一千字左右了,虽并不刻意,但长时的习惯依旧还是让自己感觉有了字数的要求。
再看《三国演义》时,如此之厚,但却毫无废话,甚至可以说是极简,当然,可以说是历史故事的支撑,变成了叙述的堆砌,这可以当一理由。但再看《水浒传》时呢?杀虎的就有三处,偷情的前有潘金莲,后有潘巧云。我在观看时,时常好奇,毕竟故事如此之多,为什么还要写同样的事情,毕竟其他的著作里很少这样,但他却可以每一次都不同。或许一开始你就知道了故事主线,但每一次都有不同之处,而这方能彰显文章之所能。哪怕同样的薛霸、董超,在押送天罡星的最开始林冲和最后的卢俊义时,虽然几乎都是一样的,是为了前后呼应,但几个字的不同,却彰显了不同人的手段,一个是花和尚,一个是浪子,给了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本书内,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做会有不同的形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像是生活一般。但可以书写在书本中的少之又少,或许一两件还可以,但数十件呢?
所以,有时哪怕上下皆一,但只改其中一二字,可将整体的文章本意改变,甚至是完全的转换,这是一个能力的体现。
推敲一二字,并非矫情,而是对于意思把控能力的体现。我之前就常说,现在的流行语将我们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完全的剥离了,就是这个意思,而我们用字的越少,越很难真的把握其中的区别,而往往同样的故事,就是其中几个可以把控字的区别,就可以让整体升华……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