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家长是最困扰的,尤其是初中之后学习压力大了,家长对孩子抱怨最多的就是孩子学习不自觉,缺乏自驱力。我自己也时常很困扰,也会在想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那么努力学习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192107/a01e188cd097001f.jpeg)
我想到两个方面,一个是父母太过主动,父母太关注孩子学习,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好,孩子的学习都是在父母老师的催促下完成学习,学习从来没有成为一件他自主完成的事情。我们大人工作也一样,别人安排你干,和你自己自主去干,驱动力是不一样的,获得的成就感也不一样。别人安排的事情呢,是为了较差,差不多就行,而如果是变成你自己的事情,那么就会更加努力的去想怎么干的更好一些。所以主人翁的意识非常影响积极性的。我想着对孩子来说也一样,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家长老师都太上心了,孩子都是被动的执行,完全没有自主意识,自然渐渐的就磨完了热情,就只剩下交差了。父母可以对照自己家的情况看看,在孩子上初中之后,对孩子的关注点有多少是学习之外的和学习无关的?这些方面可能国外的环境会更加友好一点,这个社会大环境对于学习成绩的认可会没有那么严重。
另一方面,主要是孩子的自我力量不够,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信任不够,得到的理解不够,得到的无条件关注不够。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这一点尤其明显,得了多少名就奖励,学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出去玩等等,这些的奖励认可都不会直接作用于真正核心的自我,只有那种无条件的认可和爱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建立自信,建立自我。即便我学习成绩差,即便我挑食,爸爸妈妈一样都爱我,父母对照一下是否有给过孩子这样的爱?而当自我比较脆弱,对于比较难的事情,比较容易放弃,怕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自我的一次摧毁,经受不起。所以如果自我不够强大,面对学习这样一件综合性难度较高的事情,就比较容易畏难,如果自我比较强大的孩子,对自我认知比较高,知道一次失败也不会怎么样,能够相信自己,这样就能够更加坚强的去面对学习,从而会觉得学习上的困难比较小。所以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的东西比较多,父母有时候总是觉得孩子你就认真去完成老师的作业不就行了吗?总认为如果你付出了时间,成绩自然就能好的。
其实学习这件事情也牵扯到孩子这个生命的很多方面,学习成绩只是一个外在的结果,是诸多因素合并作用下的结果,并不是父母所谓的那样,就是不认真,所以成绩不行。父母其实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总有很多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事情,自己不也经常面对这两难的境地,也不是经常就放弃了吗?对大人来说,该坚持的该做的没做,这不是很平常么?更何况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呢,所以对于学习,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学习成绩这种外在的表现,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的智商,更是取决于父母从小的教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