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的也算突然,棺是堂叔和堂哥他们跑了几个村子才找到的一户有老人的喜棺,只是素的。所以需要自己刷。我和大弟买了桐油和油漆,一遍又一遍的刷,晚上就睡在父亲身边的稻草上。那一夜我仍然在为父亲写诗。
父亲
今夜我们为你点燃烛光
让我握着你手去抵御另一个世界的冰凉
父亲
今晚的月光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打麦场
父亲
我还想起了全家围坐在屋顶剥玉米的中秋夜
父亲啊
今夜我们陪你到天亮
农村再穷丧事也会办的隆重而又庄重,镇子上很多人都来烧素纸。父亲的棺从堂屋移到大街上搭的棺棚,供亲戚朋友邻里吊唁。除了亲戚通知,其他的是不通知的,棺棚一起、白幡一挂,唢呐吹起,认识的朋友邻里会首次来烧素纸,手拎一迭黄色毛边的素纸、棺前一拜,再上一个素纸礼,二十五十的,这是普通朋友和邻里。晚上亲戚是仪式庄重的吊唁祭奠,先同一房的家族成员,从长到幼按辈分祭,也有远道而来的亲戚,往往都是已出嫁的侄女。现在年轻人都是直接鞠个躬,稍微老点的,后退一步双手相对拇指一搭抬至额前一拜,再上前双手一搭再拜。
父亲有一些江湖朋友,也有老派的亲戚,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我并不认识的男人。身穿藏青色衣服,他一步一拜,后三左三右三前三,反正是拜了一年十二个月。我是没明白这个道道什么说法和具体仪式,就记得他的祭拜当场让守棺的很多小辈们差点崩溃,连吹唢呐的都烦燥。他坚持一丝不苟,不急不慢的一点点做,实话说,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我很感动他的庄重,我认为父亲这一辈子值得被人这样尊重。也欣喜有人愿这样庄重对待父亲的葬礼,他应是父亲的知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