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冬天,没由来地喜欢。
总遗憾没有生在北方,或者没有去北方生活,并不是因为武汉的冬天比北方还要冷,我不怕冷,真的!
记忆中的自己,就是那么咋咋呼呼地在一个个严寒的冬天走过来,慢慢长大。
很奇怪,关于成长的记忆,大部分在冬天。
在门前打过很多次雪仗,雪球飞来飞去,我们跑来跑去,伴随着我现在还记得的欢笑和尖叫;趴在窗台看门前的树枝被积雪一点点压弯压断,最后重重地掉下来;躲在后院看着那洁白的雪,忍不住抓了一把塞在嘴里,狼狈的样子被刚好来家里的亲戚撞了个正着;爸爸点燃的一盆盆用来取暖的木炭火,一个冬天薰黑了家里装修不久的白墙壁……
可能因为那时冬天太冷,所以记忆中的温暖让我印象深刻。
那时候的冬天是天寒地冻的,门前池塘里晚上结的厚厚的冰,一整天的太阳都融化不了。
经常在某个早晨醒来,就看见屋外白茫茫的一片,我们顾不上寒冷,光着脚丫从床上跳下来,趴在窗台看外面还在纷纷扬扬的雪花,喜笑颜开,兴奋不已。
那时候的雪真大,一下就是漫天飞舞,铺天盖地。
那个时候手上耳朵上脸上生冻疮,被冻坏的地方又红又肿,奇痒难忍。我们却并不过多去关心这个,大人们说,冻疮是冬天的产物,冻得再厉害,冬天过去,自然就会好。
早自习晨读的时候,有时候老师指着窗口示意我,我一看,看到爸爸或者妈妈站在那里。我飞奔出去,原来他们是来给我送装着燃着煤球的小手炉。一个小手炉的温暖,可以让我一早上都不觉得冷。
是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冬天再冷,还有个小暖炉,实在没有小暖炉,就忍一忍,跺跺脚跑一跑,好歹还有妈妈做的御寒的小棉袄,又厚实又暖和!
忍着忍着,突然就不怕冷了。
后来离开了家,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冬天来临的某个晚上,突然觉得冷了。半夜总是睡不暖,在被子里蜷缩成一个球,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早上醒来,浑身没有一点热乎气儿。
为什么后来的冬天比小时候还冷,明明没有小时候那么严寒,湖里连冰都没有结。
是了,那时候,不再有人提前给我暖好被子,睡觉前没有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来热身,冷得发抖的时候,也没有人跑来给我送小暖炉。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然觉得寒冷入骨。只是,那以后的冬天,我再也没有生过冻疮。到底是没有以前冷。
朋友开玩笑跟我说,谈恋爱的人也会觉得冷?情侣之间过冬不是都靠拥抱取暖吗!而我很务实地买了两个热水袋,晚上睡觉的时候,手上抱一个,脚上捂一个,自此,再也没有在深夜被冻醒。
总记得妈妈的话,要学会照顾自己,对自己好点。
饿的时候,一块牛排比不上一碗面,冷的时候,再暖心的话也比不上一个热水袋,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人安慰比不上自我排解,难过的时候,一杯热水胜过一杯酒。
这世上,有些东西就是这么实在,它属性明了,就像爸爸妈妈给予的爱和温暖,毋庸置疑。
所以我的冬天,活的很简单,没有什么是一个热水袋和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悲伤的,难过的,痛苦的,吃顿火锅借机流几行热泪,回家,还有个热水袋给予一整个晚上的温暖!无论世界怎样寒冷,都能拥抱那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温度。
于是,后来的我,活得像个老年人一样,整天抱着个热水袋,热乎乎的,自内向外散发着热气,满脸通红。还很奇怪那些成天喊冷的人,这么冷,为什么不用个热水袋取暖?
你看,冬天多好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