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回老家陪老母亲。周五的上午,哥哥就回县城里的家了,我周五下班后往家赶,一路走一路看着夕阳渐渐隐身在遥远的地平线。待到雾霭渐起,我飞驰而来,母亲就在门口拄着着双拐蹓跶,不知道等了多久。
每隔两周,我就要和哥哥进行一次这种见不到面的交接。
我在这里长大。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一箩筐。父亲在退休后也回到了这里。
四个孩子中只有我和哥哥存活了下来,我们的年龄相差一旬。
父亲的不善言辞,哥哥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去远处上高中了,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男性形象是有所缺失的。以至于我对男孩子总有一种神秘而又疏远的感觉。
在母亲六十岁那年,父亲突患脑溢血去世。当时我刚刚考上学院带薪深造。
我不放心母亲,返校前就请本家住本村的姐姐的女儿来跟她同住。那个孩子小时候农忙时都是母亲帮忙照看的,所以跟母亲很亲近。但是住了一两晚,母亲就让她回去住了,说,晚上来,还得家长送,太不方便,再说自己也不害怕,不用孩子做伴。我也便作罢。
从此母亲一个人在家过。一过就是二十多年。
以前每年过年,哥哥就把母亲接过去,可是母亲和嫂子之间的摩擦不断,都是不欢而散。
母亲是讲理式强势,嫂子是自以为是式强势。这两个女人让中间的哥哥受尽了磨难。
很多年前,母亲的养老问题还没有突显的时候,嫂子就指着南边那家门口的老太太说:“那个老太太有仨儿子,都不管,常年跟着她闺女,过年也不回去。”当时我很是不屑,养儿白养了,都那么不孝顺。可是我是不善于评论的人,只在心里瞧不起,没说出来,谁想到,这竟然是嫂子在打预防针,以后她的言行终于证明了这一点。
母亲八十多岁,脑梗。
出院后,矛盾激化。嫂子的理想实现了一半——她不养实现了,可是老太太只有一个姑娘,而此时姑娘还在上班,哥哥退休了,只能哥哥长期陪护,而我,平时住在单位公寓楼,两人合住,娘家与自己家又相隔甚远,只能一个周末回自己家,一个周末回母亲这里,替换一下哥哥,让他回家一趟。
可以说,无论是我,还是哥哥都很辛苦。
因实在无法照顾,我同事的母亲住进了老年公寓。我因此有机会去看了看,两层楼,进去的感觉不像是养老院,更像是宾馆,环境很好,没有异味。工作人员面目和善,冬天非常暖和,老人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开个玩笑啦,谈笑风生。其中有一个老教师,健谈,喜欢那里,不想回家,回家太孤独……
母亲却坚决不去。
因为她害怕。怕子女遗弃她,怕死在里面,怕工作人员不管她,挨饿。这些有她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听我的老邻居们凭着自己的想象说的。
那好吧,百善孝为先,孝顺孝顺,顺就是孝。那就顺着她吧。
可是,在农村,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处境并不好。我家南边邻居,今年也六十多岁了,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已成家。老母亲将近百岁,不能自理。五个子女轮流侍候。开始的时候,这个闺女还把老母亲接到这里来,后来老人也不经折腾,就自己在老宅子上住,儿女们一人半个月。按说儿孙满堂,可是每家又有每家的事,轮到谁,就把饭送到老宅子,脏了打扫打扫。轮到闺女,不在本村,就在头天下午晚些时候做好晚饭,明早再过去做早饭,这一个长夜一个老人,唉,也够孤独的吧。
您可能会说,既然都没有时间陪老人,干嘛不送去养老院呢?
我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都不愿意掏钱。现在的养老机构,大多是私人承办,一方面献爱心,关爱老人,同时也需要开销和盈利,这样,服务质量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当然我觉得这种情况属于少数。
其二,抵不住舆论的压力。很多人对养老机构有偏见,认为没人养的人,没福气没修行的人才去,不是没儿没女的,就是儿女不孝的。这样即便是儿女有财力送老人去,一是老人自己不愿意去,怕人笑话,二是儿女也不愿意送,也怕人笑话。。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老人养你一大帮能养大,你们好几个养一个老人养不起!”语句里满含不屑。说这话的往往是年纪也不小了,但还有能力的壮年。
其三,为了老人的家业。只要在家里,丑事不出门,家业就是子女的。
总之,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比较偏远、闭塞的地方,人们的观念不改,老人的生活就不会得到改善。
真的希望养老机构越办越好,集体养老的观念也能普及下去,让老人老有所养,养的起,养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