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书名:《了凡四训》
作者:袁了凡
阅读范围:第33页至34页
主要内容:
善于改过的人,在改正某个过错之前,会先弄清楚其中的道理。比如有了杀生的过错,就会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都会眷恋自己的生命,杀了别的生命来养活自己,自己怎么能够心安?况且这种杀生,既要受到屠宰刀割的痛苦,还要被放进锅里烧煮,各种痛苦,深入骨髓。为了养活自己,各种珍贵而肥美的食物布满桌面,吃过也就完了,五谷蔬菜之类的粗食也可以冲击,又何必伤害别的生命。来减损自己的福报呢?又想到那些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有灵知,既然有了灵知,与我应同属一类;即使自己不能修成至美的品德来让其他人尊敬我、亲近我,但怎么可以每天都残害生命,让生灵永远地仇视我、怨恨我呢?一想到这里,面对桌上的血肉之食就会感到痛心,难以下咽了。
比如之前容易发怒,一定要这样想: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从情理上说应该表示怜悯与同情。如果违背情理而互相争执,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又想到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英雄豪杰,也没有使人怨恨别人的学问。如果有不称心如意的事情,别人对我的诋毁和诽谤,都是对自己的磨练与成全。应该愉快的接受恩赐,又为什么要发怒呢?
所感所思
读完这段内容,让我深感了凡先生对于改过之法的思考之深刻。
在对待杀生之过方面,了凡先生从上天好生之德、生命的痛苦、福报的减损以及生灵的灵知与仇视等角度进行剖析,让人认识到杀生的不当之处。这让我们反思自身的行为,在满足口腹之欲时是否应该更加慎重地选择食物,避免伤害无辜的生命。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福报,以更加善良和慈悲的心去对待万物。
对于易怒之过,了凡先生提出从怜悯他人不足、不争之益、英雄豪杰的胸怀以及将诋毁诽谤视为磨练等方面去思考。这启示我们在面对他人的不足和冲突时,应保持理性和宽容,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不要让愤怒冲昏头脑,而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将困境转化为成长的机遇。
总而言之,这段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自我反省和改过的方法,引导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以更加积极、善良和智慧的方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