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866146/29d80523e0520065.jpg)
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畅畅。
年后以来,股市有点动荡,不少朋友来找我谈心。
其中一位的经历,尤其典型:“折腾1个多月,好不容易挣点钱,如今都给亏回去了……基金投资怎么这么难,有没有省心点的参与方式呢?“
别说,还真有。今天,就着他的问题,来跟大家聊一个投资思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66146/bb2f13db6700a614.png)
先说说这位朋友的心路历程。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春节后开盘第一天,A股受疫情影响,遭到一记重锤。
但大跌呢,是打击,也可能是机会。
这不,我这位朋友,就从中嗅出了点“抄底上车”的味道,赶忙要我推荐基金给他。
鉴于此前,他从没有过基金投资经验,我建议他冷静点,先从风险较低的“纯债基金”开始尝试。
此处,我还特意强调了:小金额慢慢定投,过个1~2年再考虑取出来。
据此,他做了个谨慎的定投计划:每月拿出300元,固定在5号这天买入,试半年再说。
听着一切正常,但实际操作中,就走了样……
这不,经历节后那场“断崖式”大跌后,A股又表演了个逆风翻盘,走势节节攀升——
而我这位朋友的心态,也随市场发生了变化。
他拿自己纯债基金的收益率,跟其他几位投资指数基金的朋友们一比,心态有些绷不住了:
每月300元,是不是少了点?中证500看着更赚钱,我是不是选错了?
于是,在随后2个礼拜,他前后投入了5000元……不是在最初的纯债基金,而是在中证500指数基金里。
起初的确比债基赚更多,但马上势头就不对了。
到昨天,他连账户都不敢看了,问我该不该止损卖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66146/08ae4749a023a971.png)
其实,类似的心路历程,不少人都有体会——
赚钱了,担心本金投入不够,或是没选到更赚的品种;
亏钱了,就怕跌跌不休,自己的血汗钱连本带利都亏完。
毕竟,真金白银投进去了,每天关心一下账户变化,也是人之常情。
但投资这件事,真是关心则乱。
昨天跟我聊完,他才恍然大悟:
一是错把纯债基金的收益,和股票型基金做比较,对风险理解不充分;
二是不该每天看账户,纠结中反倒乱了定投的阵脚。
最后,他不禁感慨:“要是早跟你说,能拦住我,就好了。”
但我也难免会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在正确的时间,被正确的人阻止。
基金定投,更多时候像是场“一个人的修行”,万一半路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
我觉得,我们至少可以在两方面做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66146/a52ab2dd866b51a5.png)
一是,别拿错误的钱,下重注。
最近,收到这么一则留言:“明年准备拿来买房的首付款,多一半被我投资在了指数基金里,现在每天心情都像过山车,快熬不住了……”
我们常说,基金投资是个长期行为:一般指数基金,建议投资时间都在5年以上。
原因嘛,其实跟收益有关。
就拿股市来说,数据证明,短期内股市涨跌风险很大,但当你放眼5~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小到上市公司、大到国家,发展和成长几乎是确定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时间越长,基金赚钱的确定性就越大。
但像留言里这位朋友,拿短期内就要用到的,且不容有失的钱,来投资指数基金。不仅损失风险大,心态上也更容易因失衡,而作出错误决定。
所以,建议你在投资前自查一下:
这笔钱是否占用了你近5年要用的、确定的钱?比如装修款、结婚款等等;
高风险投资在你总资产中占比多少?如果亏损10~30%,你是否能承受?
二是,真管不住手,不如给你的投资款,做些“物理隔离”。
之前看过一个报告,意思是,大多数人在基金投资中挣不到钱,都是因为管不住自己的手。
来源:《2018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别说5年了,能坚持3年的都是少数,再次证明,人性真的难以克服。
但同事木木的做法,却给了我个新启发。
木木在去年,刚当上新手妈妈。虽然孩子还小,但她早已开始为教育金,未雨绸缪。
为此,她拨出一笔存款,投资在了一款封闭期为期3年的股票型基金中。
为的是将来至少3年,她不必再为这笔投资操心,也不怕因为管不住手,而放弃长期投资的纪律。
当然,不是说建议大家都去买封闭式基金,毕竟这类基金筛选的学问,也挺复杂的。
但“物理隔离”确实有效,比如像我自己,就会选择在设置好每月自动扣款后,忘了这笔定投。
虽然,有点自欺欺人的嫌疑,但也更容易守住长期投资的纪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8866146/38a3c983b0173037.png)
最后,再分享一句股神巴菲特的话:“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这话初听不难,但只有真正参与过投资的同学,才能理解它的深刻。
在坚持基金定投的过程中,有时候“少做”会比“多做”更胜一筹。不是吗?
💖本文首发简七读财(ID:jane7ducai),每天一个理财小知识,让理财更简单,人生更自由。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