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际关系呈现出“同心圆”或者“蛛网型”结构,个人是圆心或网中心,而其他人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分别处在不同的圈层之中,每个人与处在不同圈层中的他人打交道,遵循的是不同的规范和原则,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差序格局”特征的“道德秩序”和“关系结构”(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第24~27页)。
在农村注重血缘亲缘关系的差序格局中,寡妇无疑是很多同心圆的边缘地带,这个弱势群体的命运往往比较悲惨。
祥林嫂在第一任丈夫死后,逃出做工,又被夫家抓回去改嫁。改嫁后,第二任丈夫和儿子相继死去,她又变成了无根浮萍,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饱受折磨。
祥林嫂有反抗精神,不然她不会在第一任丈夫死后逃出,但是她又很愚昧,因为无处发泄自己的痛苦,只能逢人便倾诉。
一开始,人们或许同情她的遭遇,久而久之就烦了,转而嘲笑她的这些伤疤,戳她的心。
为什么她周围的人这样冷漠无情?
因为她太弱势了,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关系,让人们轻视。
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得都很艰难,刚开始,取笑她不过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渐渐地,所有人都乐此不疲地加入进来,把她的事变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
可是人们却想不到,久而久之,社会对她的容忍和接纳程度越来越低,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她变得越来越郁闷,最终不堪地自杀了。
如果祥林嫂生活在现代,她应该有很多办法可以改变命运,比如远走他乡,或者在简书发文章自我疗愈。
但不幸是,她的文化程度低,认知水平低,看不到自身的局限性,也无力反抗众人加诸在她身上的恶意,甚至还因为恐惧,将自己赚的钱都拿去捐了门槛,愚昧地寄希望于死后和来生。
我觉得,鲁迅在哀叹祥林嫂的同时,也在哀叹自己。
他看到了国民的愚昧和无知,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他的很多思想不受现实社会认可,他的精神也饱受折磨。
但他和祥林嫂不同的是,他投身到新文化运动中,拿起了笔杆子,将自己的苦闷写成了一部部小说,期望它们启发民智,让民众觉醒。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有很多知识分子绝望于国家的前途命运,选择自杀殉国。
鲁迅在思想上的痛苦和恐惧不亚于祥林嫂,但是他没有自怨自艾地自我毁灭,而是积极地寻找出路,对抗命运。
他所做的就像他所说的一句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不是悲惨的命运,而是面对命运时自怨自艾的心态。
在你感到万念俱灰的时刻,一定要相信还有理由让你坚强地活下去,只是你的认知水平低,现在还认识不到而已。
既然认知水平低,还是去好好地探索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别再相信无路可走的愚蠢观念。
毕竟,只有活着,一切才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