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为第一原则为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是什么?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零度格局,盲从者
无目标,追随潮流,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人的观点信念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眼界以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获得的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为理念而生,毕生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常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保持内心的诚实,代表人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逻辑学家哥德尔。数学家爱尔德斯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眼界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意义认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的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有些人会有坚定的宗教信仰。
史怀哲说,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人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即自我设限。
4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赛道假设: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的在一个被外界固化的轨道上不停的跑着
2.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3.僵固型心智: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智商平平,或者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可以通过努力不断的增长,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越挫越勇。
4.隐含假设:倾向于向别人那里争夺利益,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让我们建立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第1个框架是目标悬置,我们经常用串行模式或者并行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暗含着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而在b型模式中,a和b一起来就显得更加迫切了,而目标悬置,是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习和事业的都会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2能力嫁接。我们要尝试着发现两种类型之间的潜在关联,设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第3个框架是特性改造。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呢,是对一件事情的消费性兴趣升级为生产性的兴趣。
以上三个思路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中间选择,我们大胆的重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而不冲突,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对他们做出创造性的改变,让他们互相影响是自己的工作更像爱,爱好更像事业,永远不放弃寻找第三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最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拿选择工作为例:
一从源头开始梳理,想一想为什么要工作通过工作想得到什么?重新定义问题。把选择哪个工作重新定义为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力求全面同时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叫做因素穷举。具体参考金树人老师深夜咨询与辅导中列出的职业价值。
第三步,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照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负5分到5分。
第四步列出一个表格,对这4份工作各个因素的打分进行罗列。
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在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可参照拇指原则即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修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1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2.重新选择,并不用全部推倒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