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心内不禁又激动又忐忑不安,自己得做好充足的准备。宝钗和任何人没商量,一个人着手准备,话该怎么讲,一一想好了,便安心等待皇上降旨。
且说这一日,阳光和煦, 王夫人身体自觉也轻松了很多,便让人扶她到外面晒晒这冬日的暖阳,一面与邢夫人说着话。
这时,忽听外面有人报传圣旨到,众人吓了一大跳,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一阵忙乱后,摆设香案,齐齐跪下接旨。出乎众人意料,皇上是要宣宝钗进宫。
宝钗接了旨,脸上平静如水,王夫人等却不知所措,大家全都很惶惑,但又不得要领。宝钗淡淡一笑:“太太别怕,我去去就来。”
当下宝钗穿戴整齐,随宣旨太监进了宫。
且说当今皇上听说薛宝钗要见自己,颇觉奇怪,但对宝钗十公欣赏,她的要求便答应了。往日,是在网上见到她的照片,已是美如娇花,如今,看到宝钗本人,感觉庄重大方,心内赞叹。
宝钗盈盈下跪,皇上赐她一旁坐下。宝钗哪里敢坐,垂首站在那,皇上见状也不难为她:“薛氏宝钗,不知你见朕有何事呢?”
宝钗恭谨地道:“回皇上,民女此次前来,实属无奈,虽说贾府获罪,但还望皇上网开一面,能宽恕荣府上下,给民女的翁姑一条生路。”说着复又跪拜在地。
皇上一皱眉:“此话怎么讲,荣宁二府是咎由自取,死罪已经饶过了,还想寡人如何呢?他们如此胆大妄为,欺上瞒下,偷娶待选秀女,置皇家的威严于何地呢?”
宝钗:“皇上有所不知,民女与那贾宝玉青梅竹马,自小便订有婚约,这事只怪民女的兄长,他并不知晓,才偷偷地把民女的名册上报,这与贾家无关!”金玉良缘之说,府里一直就传着,自己这么说也说得过去。想到宝玉和黛玉,她心内一阵苦涩。
皇上道:“此话果真?”宝钗道:“民女句句实言。”
皇上半晌无语,“薛宝钗,你此番前来,想求朕放过贾家,把家产还给他们?”
宝钗忙道:“多谢皇上!”皇帝拈须一笑,这个小女子,倒是个伶俐的,他虽并未说宽恕贾家,见宝钗如此说,也未纠正。
宝钗道:“民女还有一事要求皇上恩典。民女的兄长因一时误伤他人,还在押,望皇上明察此事,民女只此一兄,还望皇上宽待。”唉,反正也进了宫,索性就豁出去吧,万一皇上能开恩呢,宝钗如是想着。
皇上微微一笑:“你向朕提出这么多请求,朕为什么要答应你呢?况且只听你一面之词,你要朕如何信你?”
宝钗缓缓地低声道:“民女至今仍是处子之身!”
皇上一愣,“你说什么?”宝钗再次轻声重复。
皇上看了她半晌,然后向旁边的一个宫女招手,低头耳语了几句。那宫女退下,不一会,领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官。皇上命那老女人领宝钗下去。
这年老女官,掌管为皇上所选秀女的身体检查诸事。她奉皇上旨意,领宝钗到后面,仔细验看她是不是真如本人所言,不一会,检查完毕。
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女子走了来,女官忙道:“见过贵妃娘娘。”对方一摆手,女官忙道:“这是吴贵妃,贵妃娘娘。”宝钗忙飘飘下拜:“见过娘娘!”
吴贵妃打量宝钗一番,然后拉住她的手:“妹妹可真是个妙人,皇上的眼光果然不差,我来给妹妹道喜了!”
宝钗闻言,心内一震,暗道不好,表面上仍平静如初。吴贵妃笑道:“随本宫来吧。”说着领着宝钗重又来见皇上。吴贵妃娇滴滴给皇上请安,皇上微微一笑
这一次,宝钗反客为主:“皇上,那适才民女所请求的事,皇上想必已经答应了?”
皇上点点头:“朕这就下旨,将荣宁二府家产悉数归还。只是你兄长之事,容朕再作核实,如果情况属实,不日便将放出,你大可放心。”
宝钗道:“那民女多谢皇上!”皇上道:“爱妃暂将薛氏领至后宫歇息,容朕拟旨,再宣她听封。”
宝钗道:“皇上,民女既然嫁入贾家,便生是贾家的媳妇,死也是贾家的鬼。一女不嫁二夫,民女断不会进宫,唯今只有一死,以表心迹。”说完,宝钗急向殿内的柱子撞去。
“拦住她!”皇上急道,但已来不及,宝钗的头登时鲜血直流,人已昏死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