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批渐老的人呀,繁忙、劳累了大半辈子,现在差不多都回归了家庭。本想着回归家庭后,再也没人管着,可以独自享享清福了。可现在看来,那只是一厢情愿,当然这单指与晚辈还没分开的。说得倒是轻巧,这一个“单”指,却包括了咱们渐老者的大多数。为啥这样说?因为咱们渐老一族的内心里,人活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儿孙的吗?现在退休赋闲回到家,眼见着儿孙们面临的一大堆事,能不去搭把手、帮帮忙吗?可这一帮就把后半生都搭了进去,还有不少因为隔代相处不顺当,费了老大的劲还没讨个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d3a0c308bbaf3807.jpg)
以前听说老外的家庭,老的不管孙子辈,就是儿女辈,也只管到法定年龄,再不济管到有了工作,就算功德圆满了。来到澳洲之后,亲见这样的状况,虽然不是每家如此,但也差不太多。他们为什么这样没有人情味?很长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可后来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人情味,而是把老人的事、儿孙的事,划分得非常明确清楚,有效解决了家庭容易产生的矛盾纠结。有了这样的法理基础,该有的情感得到健康的维护,渐老者权益也有了可靠保证。当然这其中还需要,建立有社会完善的福利制度,包括生老病死都不再仰仗家人。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以往我们的国家,并没有完全建立,传统的家庭自保、自救,还无法摆脱。可到了当下,已经有了基本的制度保证,需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让儿孙辈从小建立起独立、自立意识,到了法定年龄就得担负其成年人的责任;让为人父母者要勇于承担该有的责任,绝不能娇生惯养自己的孩子;让老者不再劳累,轻松愉悦颐养天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6b0ba7c155167354.jpg)
事实上不少渐老者,已经明智的摆脱了传统,从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家庭关系中,超脱了出来。有的经济宽裕一点,在儿女出现困难的时候,适度帮衬一下;有的身体还不错,可以出点力的出点力。但所有这些都出自于心甘情愿,而不是情感、道德绑架。还有一种新的观念也在形成,那就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一碗鸡汤”的距离,确有急难的时候,相互伸出援手;正常生活情况下,互不打扰、各得其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3730ae644eb7aed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