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诵感情要饱满。朗诵不是机械的运动,只有带有情感色彩的朗诵才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才能获得听众的赞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与姿态,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要由内而外地向听众传递感情!
朗诵要抑扬顿挫。朗诵与普通的读书不同,它需要抑扬顿挫的方式,从而更好地表现文章的重点与主旨,朗诵前我们要仔细琢磨、探究文章的整体思路,且值得一提的是,抑扬顿挫的朗诵技巧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升华主题,更好地渲染氛围!
朗诵互动要及时。朗诵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要想获得良好的舞台效果,与听众的互动也很重要哦!朗诵时要与听众进行语言互动,为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要观察他们的举动,及时给予眼神交流。
熟,用心去读,感觉熟悉作品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东西。如《致橡树》运用比拟、否定、递进的方法。
懂,读懂理解作品,对作品感情上的相知、相通。如《在诗歌的十字架上》感应训练、情绪记忆。
化,把作者的情化为自己的情。想象力、信念感。“我心中有一幅流动的画,情随画生,调随情移,文字在走,画面流动起来”这就是内心视像。
说,说人话,走人路。读东西,说是起点,也是终点。这是充满真情的境界。从开始到结束的说是质的飞跃。此“说"非彼“说”。
准,语言要准确,语音要准确,基调要准确,杂学旁收。
松,注意力集中,松而不懈。自然朴实是最高层次的美。
真,情要真。真听、真看、真感觉。
新,每次朗诵作品都要当作新的,老戏新唱,成戏生唱。
学会用声音和语言绘画。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真正的朗诵艺术,还须得心怀澄澈,不能只表现自己的技巧,而是要投入创作。
对作品加深理解,将作品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做到言必由衷;
丰富自己的想象使言语绘声绘色,做到言必有物;
加强朗诵时的情感,使作品更加感人,做到言必有情;
在演出时调整自己的创作状态,使自己的朗诵水平得到充分地发挥,做到言不失态。
没有准确地理解,就不会有准确地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