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了我们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了我们

作者: 粗腿妹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1:08 被阅读0次

             昨天一人去看了《后来的我们》,影院人很少,就3个人,我以及后面隔了几排的一对情侣。在近期被这部电影各种刷屏后,我本以为我会在影院哭的很惨。可是却没有,只有在田壮壮老师念信时和幕后花絮出现各种对不起字幕时才有泪感。

           影片《后来的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以前的他们”的故事,一对在异乡漂泊的年轻人,从相遇,相识,相恋,到分手,再重逢的十年情感之路。

            无论影评怎样,无论票房话题怎样,我其实或多或少是冲着奶茶的首导去的,或许是因为《后来》陪伴过我的青春,或许是因为我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里找到过共鸣。所以,简单说说影片里的几点感受吧。

     1 安全感

            小晓在和见清最相爱的时候说的台词是

            “咱俩现在这么幸福,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就分手了”

            “我多希望时间就在这一刻停留住”

           “那如果你这个游戏里的男孩再也见不到女孩了呢?”。

            你看,他们彼此相爱,貌似笃定的未来,却依然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林太在见清不归的夜晚,除了电话催促,更是视频让孩子帮其各个角落查看有没有人。你看,他们结婚生子,貌似幸福的现在,却依然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什么,不知道,只是爱情当中的女生总感觉需要,又总感觉缺失。或许在这个分工明细而快捷的社会,男人能给到的安全感已经越来少了。搬家可以找搬家公司,饿了可以点各种外卖软件,下班下雨再也不用矫情的发“别人在等伞来,而我在等雨停”的文字,打车APP比不靠谱的男友要快得多。所以,我慢慢的觉得男人给予的安全感好像都没有手机里的满格电量和银行卡里的数字来的真切。

    2 孤独感

            在北上广深打拼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孤独感,影片里有这样的台词

           “漂在北京,两个人的生活比一个人好过的很多”

           “我觉得2007是给幸福的人过的,幸福的人会越来越幸福,悲惨的人会越来越悲惨”

           “不”

           “为什么不对啊?”

           “两个悲惨的人在一起就不悲惨了”

            听着台词像是壮烈的爱情背后其实不过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相互取暖

            我们好像总认为1加1一定会大于2,我们好像总认为一无所有时的爱情,好像更纯粹更壮烈。其实,有多少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遇见了一个愿意陪伴下去的人呢?又有多少人因为想要陪伴而看错了人呢?

            奶茶写过一本《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书,名字很好—我敢的孤勇,在你怀里的信赖,可依然孤独的真实。孤独这两个字总觉得苍凉,其实慢慢才明白孤独不过是种自我的享受,而我的坚强和你的柔情也并不冲突。

            我经常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看电影好像在别人眼里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我当然明白人不是个体,而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也会和好友逛吃逛吃,出门旅行,谈天说地。“独处”也好,“相处”也罢,掌握好一定的度才会自我舒服吧。所以,孤独,只不过是一种自处的状态,寂寞才是一种负面的情绪。

    3 贫穷感

            见清和小晓开始平穷的日子却是快乐的,见清认为小晓要房子,要北京户口,认为小晓觉得自己穷给不了,两个人慢慢冷战而分手。穷,我想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感受过的。可是,在感情里有个奇怪的现象,男人多数认为女人和其分手都不过是认为其穷罢了。我不得不先说明这么认为的男人那肯定是真的穷的男人,并且多数情况下应该都很难成功。其实,穷,真心的不是你的错,一直穷才是你的错。我曾经见过和女友谈了7.8年还一直碌碌无为,在分手后和朋友烧烤啤酒然后开启抱怨女人怎么现实的男人。

            可是,多数电影都会过多的去展现男主事业上的低谷和辉煌,其实,现实生活中哪位女主不需要工作和独立自主呢?很多女生已经不需要在爱情和面包中做出什么选择了,她们本身就面包在手,很多时候她们既想要名和利,也想要爱和你。

            影片里见清后来发达了(现实里又有几个这般幸运呢?),却依然没有追回小晓。好像总会有那么一个女生在陪你熬过最艰难,最贫困,最黯淡的时期,却也在攒足了伤心,失落,绝望后而选择了离开。

             影片里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了我们”,现实里却是“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了我们”

    4 漂泊感

            其实不论是不是北漂,大城市打拼的人从有种漂泊感,感触最大的是租住地的迁移,我们也还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搬家,11年刚到上海的我,便在静安区工作,找的房子不足4㎡,怎么测量的呢,我身高162cm(暴露了),房间长度,我躺下来刚刚好有点空间节余,房间宽度,不够我伸直腿。也就是2mx1.5m,预计3㎡。里面没有床,是支起的隔板搭建的(哎呀,我好想说是榻榻米呀),别人感觉惨兮兮。我却因为里面有网络,有小电视,有一格一格的储物空间,是只要550块房租的实墙独立空间而开心到飞起。当然后来因为潮湿,居住2个月便搬离了。

            12年去北京旅行,体验了两晚北漂族的地下室,表哥在北京工作,所租住的地下室已经不记得是几环的了,总之到市区也需要2个小时的地铁吧。地下室还分地下一层和地下2层。有公共的洗手间和淋浴间。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天井,也是地下室唯一透光的地方,天井下方的台面上放了一双白色的女鞋,有个清秀的姑娘散着长发走过来摸了摸鞋“哎呀,都三天了,怎么还没干呀”,我抬眼看了看天井上方的天空,顿感“嗯,阳光,真好!”

            后来表哥当上了老家的公务员,现在也过着有房有车,有妻有女的生活。我也在外地购置了房屋。可是漂泊感好像并没有消失。小晓说“听说在北京居住5年以上,就可以扎根了”。想想,你来这个城市几年了?扎根了吗?我来上海7年了,很多时候我感觉我既回不去,又留不下。你们呢?

                                                               (上海一位女性朋友的朋友圈截图)

            “一家人能团圆吃个饭,也要缘分”

            “你们常年在外头忙乎,就怕你们吃不好”

             “那些外卖能好吃么”

            “好好吃饭,累了就回家”

             影片的台词,很像我和妈妈电话时的唠叨。每次出去吃饭聚餐,大家都要询问你是哪里哪里人,有什么饮食习惯。我才开始想起我不过是一个异乡人,才开始想起家乡的味道。

                                                       (近日自己折腾1小时做的家乡米粉)

    5 遗憾感

            “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分手”

            “那我们后来也会分手”

            “如果当时你陪我坚持了下来”

            “那可能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我当时就有房子”

             “那你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了”

             “如果我们当时就结婚了呢”

            “那我们现在也离婚了”

            “如果”

            “如果,没有如果”

            《后来的我们》确实是一部正大光明怀念前任的故事,电影的幕后花絮里出现了很多很对前任说着对不起的举牌字幕,很多人都哭了。可是,冰箱空了,她也不会回来填满了;东西没扔,他也不会回来居住了;樱花开了,你再也不是那个花下人了;说好一起的旅行,你还是一个人去了......

            很多时候的美好,恰恰是我们在遗憾当中的畅想罢了。多年以后,你若未嫁,他若未娶,你们又真的可以在一起?

            影片并没有给我想象结局的空间,见清娶妻生子了。很多人说,他不爱现任林太,是的,见清不爱林太。不然怎么可能背着林太和前女友共处酒店来一起讨论他们曾经做爱的细节?!不然怎么可能在林太第一次见父亲却被叫成别人名字时,见清不做任何解释反而让大肚子的太太搀扶好父亲?!可是,见清又真的很爱前任小晓吗?也未必吧。想到张爱玲的一句话:

            也许每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遗憾的事,除了爱情,总还有许多其他。但愿别人的遗憾都与你无关,不管曾经遗憾几许,也愿你余下此生莫负。

            后来的后来,她问:怎样才能找到那个能为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呢?

            后来的后来,他答:哈哈,转发此文,桃花永存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了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xf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