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家风情小说2

客家风情小说2

作者: 金容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02:15 被阅读10次

【良庄自叙】

99、散柱屋

        散柱屋真的散了,四百年的沧桑,人丁传了十一二代,不容易。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无关清朝。我们也是太原堂的子民,衣冠南渡,老槐树是根。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有了记忆,我的公太,带着婆太,还住在散柱屋里,散柱屋的最后一代,迎来了完结之篇。

        散柱屋是个大屋,良庄温姓八世温秉青所建。他又是一位长子,大哥。良庄的大哥头一般是最冇用的,冥冥之中,命运在安排。温秉青建好了散柱屋,正名是长裕楼,长裕楼有没有长长富裕,这就要打个问号了。大哥头的建屋建舍初创之功,后人尊他为马头公。马三公在良庄才是厉害,鹿子岭下,高高的山巅,郁住了风势,聚趸了财力,山岭一道罗圈椅,罗圈椅下建大房。这套房子,五进五出,九厅十八井,房前五凤五门一字排开,门坪前开塘水,藏风纳气,细雨鱼儿出。后进像一个男人的腰身,缠了一条腰带,那是客家人独特的建筑,围龙,半包围,打一个半圆。这套房子,是有生命力的,死了可以重生,寿命是五百年。常人思维,不可能理解它的价值。今逢盛世,乡贤,怀着家园的情怀,也有不朽的信念,发动众人,集资几百万了,重建!这套新楼,能够再立五百年。这就是马三公的伟业,也是良庄后人的力量。

      视线回到散柱屋,那里是我家族的正根。我的公太温石均,住散柱屋上厢房上好的位置。田不用他耕的,他的儿子,是一把好手,他的儿子的儿子,又不是耕田的好手,可以叫做大食懒。可贵的是,他儿子在农事之余,学会风水、书法、诗词,脱离水田,目光往上看,这就非常之可敬!所以他儿子才是良庄的主人,本书的主角。

      八十年代末的公太已经好老了,八十岁上来,须发花白,牙齿掉光,他吃猪肉只吃腰梅,米干子要隔年陈。他会喝酒,他的小女儿孝敬他,留有好酒好烟给他。他的女儿,大的在生完一儿一女后死去,小的命好福气好,嫁到了深圳,小小的良庄,跟大深圳连在一起。  他的大儿子就是我公,小儿子是革命烈士,白发人送了黑发人,换来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对联,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光荣个屁!每年给你二十元抚恤金,几十年不涨,你考虑过我公太婆太的丧子之痛么?你理解我堂叔成为孤儿长大的艰辛么?没有,这个国家,是拿青年的新鲜血液垫起来的。垫起来是他们那代人的宿命,应该是高尚的事业,可是后人,要牢记他们的功绩,报国为民,不搞贪污腐败,列祖列宗之上,朗朗乾坤。

      公太嗜好黄烟,中坝圩镇有得卖,江西乐安上好的烟丝,九成经鄱阳湖进入长江,销往上海,一成穿越梅关古道来到广州,中坝竟然还有一点点上好的烟丝。公太爱抽烟筒斗,年轻时他做过货郎,也知道江西的水烟一等一的好货。此类烟丝,焦黄,清香扑鼻,火柴划过而燃,卷上特白米烟纸,似过年的一个花饺,也似一个包好被巾的宝宝,石龙火柴嗤的一声,卷烟活了,一股浓烈的焦香通过气管进入肺里,感受和吃腰梅肉没有两样。肉滋润的是胃,烟熏陶的是心,饭饱之后,一支卷烟,看门前花开花落,鹿子嶂阴晴雨露,好不惬意的人生。人,是要活着这样一个境界。公太很潇洒,他失去了一半子女,老而不忘养生,他爱着他的那一半,那个五岁从上石抱过来的童养媳。这样童养媳是个美人,面容姣好,给公太绵长的回忆,他们,厮守的时光,是整整八十年。长裕楼老,他们才老。他们给儿子取名晋炎、晋泉,给孙子取名祖、国、如、意。岁月酿出了酒香,我的目光,穿越八十年,公太没有因为不耕田而矮小,他有他的睿智,也有他的情怀,他得到了他该有的长寿,享年93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家风情小说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x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