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这一讲是关于 “公平”与“效率”的,引用了1869年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案例——马粪争夺案,作为例子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平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关于马粪争夺案
原告在路上捡马粪,因为太多了就放在路上回去取车,准备第二天来运走。结果被告看见之后,因为不知道马粪的归属是谁,就私自运走了。于是原告就把被告告上了法庭。
——那么,法官要如何断案呢?
先说故事的结论:法官把马粪判给了原告。
法庭上存在四种观点:
1.马粪的主人是马,马有主人,所以马粪是属于马主人的,但马主人把马粪丢在了道路上,等于放弃了所有权;
2.马粪在路上,就是属于道路了,但道路是公家的,非私有,即谁都可以拿走;
3.原告并没有做出任何声明或标记来表明马粪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原告没有资格告被告
4.原告付出了劳动,不然马粪仍然满地都是,所以应该归原告;
法官做出判决的依据是:鼓励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公平背后是效率考量
在经济学的角度,偷盗、强抢,并非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更是效率问题——如果不保护努力,努力就得不到回应,就不会有人去努力,而是选择偷盗、强抢。
在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是否应该负责,依靠的是法律法规。
而法律法规,往往都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
思考:当别人在讨论效率与公平的时候,学过这课的人应该明白,这都是效率问题。
思考题
能否在生活中寻找一个例子,看上去比较公平,指出他背后的效率考量
食品安全问题,就是这样的例子
但我提出另一个疑问一起讨论:
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车主撞到了行人,即便驾车人完全没有违章,仍然要负一定的责任
这个规矩,是否符合效率原则?是否“公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