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初衷?
去年年底开始培养阅读习惯,回想了春节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的读了大概有10本书。先不讲读书质量,光这个数量是以前的好几年的阅读量之和。首先必须感谢一路上所有影响我,帮助我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和场所,这里特别感谢coco同学,没有她的陪伴我想我在这条路上走的不会如此顺利,当然也感谢自己一路的坚持。
培养好阅读习惯以后,发现自己有好多想看的书籍,但苦于时间有限,外加自己的效率低下,所以想开始时间管理的学习之路。希望自己可以将时间利用率最大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搞定更多的事情。《搞定》这本书算是我时间管理路上的第3本书,第一本书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它告诉我时间是不可管理的,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看完《搞定》后我才知道原来李笑来所说的便是第四代时间管理方式。第二本书是史蒂芬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这本书告诉我刺激和回应之间是有距离的,这段距离就是选择的自由。第三本书便是《搞定》,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使用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实现:虽然事务缠身,却仍染能够头脑清醒,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
在这之前的我日常生活如下:
6:30的闹钟响起,但我仍然爬不起来,需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的回笼觉。偶尔睡的很好的情况下也是很顺利的准时起床。
等到7:00的闹钟响起,赶紧爬起来洗漱,扫地,铺瑜伽垫开始一小时的瑜伽。紧接着收拾东西,准备早餐,衣服鞋子,上厕所,吃早餐等等。。。然后急急忙忙出门,卡点到公司已经上午10点。
刚才赶路上班好累,休息会在干活吧,开始干活了,突然想到答应朋友要帮忙买个东西,买完后又想到自己家里有米了再去下单一带米,哦,差点忘记了,昨天产品说有个更着急的项目要上线,先处理它。正准备处理时企业微信亮了,要去某某会议室开会,开完会中午饭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没了。当然也不是每天都这样,但这都是常态,不能专注的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不甘心自己每天这样浑浑噩噩,感觉自己忙忙碌碌一整天,可是也没有做很多事情。希望每天都可以轻松自如,但又硕果累。所以开启了这本书的学习之旅。
这本书核心观点?
我们都知道要专注,知行合一,行所当行,活在当下,心无旁骛,心如止水。但却苦于怎样才能做到上述的状态。那么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如何做?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有可能反过来控制你。该处理时置之不理,不改处理时却过分关注,我们常常无法平衡这两种状态,导致这些事情反过来控制我们。这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心如止水“般地行事。
a.收集阶段--将一切事情赶出你的大脑
收集生活中所有“悬而未决“的事情,建立一个工作蓝,将所有我们所关注的事情或者信息,无论大小 轻重缓急 都放入该【工作蓝】
b.处理阶段--清空工作蓝
识别每样东西,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需要处理的,2分钟内能否解决,可以解决的话立即解决,2分钟内不能解决则分配他人或者延迟处理。
不需要处理的,垃圾删除,将来也许会处理的放在备忘录,需要的时候会看的的放入参考资料中。
c.组织整理阶段--建立清单
将处理阶段完成的事务分类放入清单中。
需要跟踪和管理的事情可以分7大类:
项目清单
项目辅助资料
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
下一步行动清单
等待清单
参考资料
将来/也许清单
d.回顾阶段--更新系统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每周回顾一次,帮助我们始终记得最紧要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把握住自己的方向。
e.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通过考量情景,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做出行动
评估每日工作“三分类“: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安排自己的工作
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当前的行动,当前的项目/目标,责任范围,1-2年的目标,3-5年的展望以及人生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最明显的是两分钟能处理的事情,立即解决不拖延。比如下班回家洗漱,饭后立即洗碗。
收集了所有代办事项,建立外脑,释放了大脑。
开始践行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做事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洗碗的时候认真洗碗,不去想着洗衣机里的衣服。
开始关注结果,以终为始。更有动力和激情去做目前的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