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玉器、象牙一样,加工它,磋磨它,老师讲的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做的不错,现在可以跟你探讨探讨《诗经》了,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能够推知未来的事情”
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由外及内的状态,因为穷的时候总想抓住救命稻草,富的时候人往往会膨胀,这是人性内置的程序。靠理性对自己欲望的抑制,以使自己符合礼、符合道。②贫而乐,富而好礼,是由内及外的状态,是最高级的状态,穷时发自内心的安贫乐道,虽然贫穷,依然不坠其志,保持乐观,精神上富足快乐。富贵发达时,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兼济天下,好礼是发自内心的人格魅力的体现,是由人性中本自具足的灵性所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③子贡所说的是修行道路上必经的法门,首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相当于神秀大师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然后才能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相当于六祖慧能法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打扫自己的内心,只是修行必经的过程和法门,最终要做到“心”本自具足,“心”一尘不染。
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应该先担心自己知不知道别人”
1、不患人之不己知
①每一个现代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人人都想一夜成名天下知,人人都想当大网红,人人都想赚大钱。
②很多人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到参与工作后都在锻炼自己,怎么把自己推销出去,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用欲望和痛苦,花费大部分的精力,编织一张努力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网。不擅长推销,仿佛就被这个社会淘汰了。
③学为君子,真正做到了自己想做、能做的,且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就站在了道上,如果自己有道,而别人不知,道不能行,是天意。
④孔子有本事,有水平,到处推销自己,该做的努力都做了,但没有成功。孔子也没有别的办法,实属天命,造化也,无需忧患,无可忧患。一个人的水平高低,与别人能不能知道你,不能划上等号。不是所有的金子当时都能发光。
⑤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安贫乐道就好了。有很多人水平很高,但一生郁郁不得志,历史上很多人,如杜甫、李白、苏东坡,在世时也不得志。
⑥一个人能够取得实至名归的荣誉和地位,是宿世和累世的福报,不是自己努力就能解决的。
“书到今生读已迟”--苏轼。
⑦今生做好了该做的事情,如有颗慈悲的心,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有很高的才华,有很高的认知水平,做了利益众生的事情,最后还没有得志,那就要开开心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住于当下,过好这一生。
⑧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文韬武略都达到了,没人来顾茅庐,无所谓,姜太公八十岁在渭水边钓鱼,上不上钩也无所谓。这是一种豁达的状态,心中有天地,能藏纳宇宙。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后,准备离开时,跟他的弟弟交代,要心无旁骛把家里的田地种好,等我帮刘皇叔做完事之后,我还会回来跟你一起耕作,汗洒黄土。
⑨人世间是苦也是乐,是我们若干个轮回中最好的修行场所,也是最美的场地,也是最佳能够创造来生福报的场所,要悟透人间大道,站在大道上,人间就是一种快乐。
⑩有一个基督徒问牧师,“祈祷的时候可以吸烟吗?”牧师说“当然不行,这是对上帝的不敬”基督徒又问“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牧师很开心说“可以的,说明你的心里时刻有耶和华”。同一问题,都是边抽烟边祈祷,结论不同,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痛苦和快乐,取决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不被人所知,凡夫为之痛苦,但得道之人,高雅之士为之快乐。
2、患不知人也
①领袖不知人,就得不到贤者,求学者不知人,就得不到良师益友,分不清人之贤愚善恶。
②君子求在我者,君子是做自己内心的事情,心静,心如明镜才能够洞穿身边的人是贤、愚、善、恶、狡猾还是忠厚。心不静,带着欲望,什么也看不清。
③知人是一个人进阶的、认清世界的重要条件,不知人将把自己陷入到一个无以复加的、窘迫的状态中。
④知不知人,能不能认清世界,是我们来人世间的第一任务。
⑤人之所以活不明白,就是由于不知人,世界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就不能认清世界,就不知道“道”。
⑥有识人断人的能力,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为做好自己,就可以说是一个君子了。
春风社《论语》开密讲读 点击可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