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哲思想法
对“挫折”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关于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中《

对“挫折”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关于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中《

作者: 管锥一见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08:51 被阅读179次

    摘要: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应从是什么的概念范畴去认识,而一个事物是什么的概念范畴应从此事物的内部构成及外延的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范畴去认识。认识挫折是什么?就必须对“挫折”是什么的概念及范畴的有一个认识,属于挫折的范畴有哪些?不属于挫折的范畴有哪些?真的范畴肯定,不真的范畴否定。按照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挫折”这一事物属于心理及心理学的概念范畴。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我认识到“挫折”与人的欲望及满足有密切的关系,挫折的存在其实源于人的意识对所经历的事物及过程的感知,而人的认知与心理状态对挫折的感知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挫折、概念、范畴、欲望、满足、感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坚韧性》这一课中关于对挫折是什么这样认识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对此,我有点不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思考挫折的概念及范畴。下面我的这些思考已经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作了一点补充及延伸。我认为任何涉及到人文思考的内容都是需要不断探索与延伸的。

    我们知道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但对挫折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认识一个事物或问题,搞懂它们是什么的范畴是最重要的。教材恰恰没有对挫折是什么的范畴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我认为挫折很多方面表现在我们(行为人)对行为过程及结果的不满足,不满足感既是挫折(感)的重要动因也是其重要表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过: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满足是一种可以被分析的现实存在。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处处满足满意就不会存在挫折与挫折感。事实上只要是作为一个人,都不会对自己的存在及周边的存在处处满足满意。因为对于人来说,人的欲望是不断变化的,人的欲望具有不断拓展的需要。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另一个欲望就产生了。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一个人的生命的时间是有限的,但一个人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事实上人性的两重性——人的利益要求的自我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一个个体的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欲望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能力、社会的条件、社会的认可都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困境,自我利益的实现的欲望的满足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人对行为过程及结果的满足与不满足源于人的欲望的状态及程度。如果欲望太强不太符合现实(这个现实指外在的一系列客观资源的供给与自己的真实能力),那么挫折感就会生成或增加。如果我们没有欲望,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获得竞争社会中一系列资源的供给,生活的挫折迟早也会降临到我们身上,使我们不能很好的在社会中立足。毕竟国家对缺乏生存能力的人的救济也是有限度的。

    就像一个学生门门课要求考100或95以上,如果达不到目标,即使考了95他也会感到很苦恼,遭遇了很大的挫折。如果他觉得一个人要全面发展,能保持成绩优秀的情况下,也要学习课外很多知识,比如增加对优秀文本著作的阅读。那么他就不会以为考了95就觉得是很大的挫折。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全面发展,不能单纯的以课程的学习为单一目标,需要培养多元化的学习理念。真正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内。

    这是对挫折概念及范畴认识的一个方面。认识一个事物一个问题的概念范畴,我们要在关系中去探究。我认识到:挫折可以是观念的概念范畴,挫折可以是客观所与的事实的范畴。人往往能战胜身体残缺疾病的客观所与的事实等方面挫折,但很难战胜来自内心及观念的挫折。我认识到:哪里有挫折与困境的存在,哪里就有人类意志力量的存在。但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所以初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人文精神虽好,但真正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在探索与追寻真善美的过程中,这个不仅仅是从结果上认识更应该体现在思考的过程中。这部哲学教授编的教材,人文色彩非常好,但它仅仅打开了一扇让我们老师和学生思索与探知真善美的大门。

    《论语》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我们要更多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人格,学一点圣学,淡化他们的太急功近利的物化思维。我认为初一教材主要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责任与良知。

    就如同我一篇文章中讲的网络问题,我认识到:每个人都要通过树立纯正的上网动机与目的来培养上网与网络交往的能力,只要静下心来思考教材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大学》中有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心诚意才能格物致知。2如果我们在讲台上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与古希腊哲学理念应用一点讲透就是非常好了。对此,我推荐初一学生买了《论语》和《苏菲的世界》,我告诉他们这两本书可以读一生,需要我们慢慢的感悟和理解。

    我感觉人教版初一新教材还是比较开放的,反映了我国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国度。教材没有偏见,只有思考力度不太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复杂的内心世界。

    固然,挫折的概念和范畴很广,但我们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内心(这也是我们内心所想)就能对他们起到一点面对挫折、承受挫折、战胜挫折的作用。我们也应认识到:处于麻木状态的人有时感受不到行为过程与结果的挫折。如果让学生选择做一个痛苦的思考的人,还是做一只无所思索但快乐的猪,他会选择哪一种生活状态?如果这个问题拋出来,估计大部分学生选择做一只快乐的小猪。

    针对这一方面的可能性,我们要对学生强调:认识和感受到自己挫折与他人的挫折也是一种追求高尚与能力的表现。体现了对自己及对他人的爱,这是一个人理智的表现、智慧的表现。我们要把感受自己的挫折、与感受他人的挫折及国家民族的挫折统一起来。我们在安逸时应该常常想想我们国家我们民族遭受苦难的过去。我们每个人应该有一点忧患意识才行。习近平言: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3 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陪同我们所爱的人走好他们的长征路,我们还要走好自己心灵的长征路,求得自己与自我心灵的和谐,这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爱的学生很难有认识自己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及各方面存在困难挫折问题的意识。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外在所施加的压力、自身交往受困及他人对自我评价差的困惑的感知范畴,很难达到对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范畴。发现这些方面的问题和挫折更是一种智慧与能力的表现。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在挫折方面最大的实际是什么?这个挫折的实际也许更多地来自于家庭学校外力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要求,还有来自于孩子们对优越生活享受的欲望,还来自于摆脱心灵孤独困境的欲望,等等。

    这个对挫折的思考就是从学生的行为与内心实际出发的。当然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有启示的,不然我没有这么多激情来思考这个问题。当前成功教育是制造学生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阶层流动的固化、财富分配的不均、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客观地制造了我们学生发展的困境。

    从某个方面来说,当小康已经实现后,人们物质生活虽然比以前优越了,但人类的发展始终面临困境,现在的困境更多是表现在急功近利型心态对更加优越物质享受的追求中所造成人文人伦修养的渐失,学习仅仅成了学生实现功利的手段,不再成为来自内心的真正向往,对“挫折”这两个字的辩证理解可以看出我们的“三观”,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与困境中的人定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有博大的胸怀。人的良好的内心素养与观念是我们面对挫折所必需的。

    也许从某个方面来说,人最大的挫折与困境就是迷失了人性的真正向往,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美之我没有高尚的人格,人生都是不快乐和幸福的,都会面临困境。很多时候,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可见与不可见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感知,用心学之与习之可以让我们感知,让我们允执厥中,保持一颗中庸的博大的辩证的心灵。人的满足不再停留于低层次庸俗的单一的存在,有此心境则无欲则刚,刚则强。

    我想编写教材的哲学教授不可能没看过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培养责任意识要有德善与智善的修养。认识挫折是什么要把它与认识人性联系起来,要把它与认识德善与智善联系起来,要把它与认识人的责任联系起来。

    天地人三才,人者道,人者善,人者仁也。万物更始,天道运行,人生于天地间,应当遵守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 第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大学》第1页,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

        3、习近平: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后记:此文已发表,谢绝抄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挫折”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关于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gh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