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解决问题要比问题早
A.可以说,所有的沟通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大多数人会在沟通前的准备阶段中把问题分析得很透彻,却很少有人能在准备阶段就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预设方案。这种差别,就是优秀的沟通者和平庸的沟通者之间的差别。
B.我们需要知道,方案要在沟通前准备,解决问题要比问题早。
C.而超前的思维预判,是让解决问题成为沟通前提的重要元素。这种思路的形成需要进行强化的刻意练习。
D.每一次进入沟通之前,我们不仅需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更需要知道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E.一个好的沟通者,会把“问题意识”自主性地转化成“方案意识”。记住,方案比问题有价值,所以,有方案的人比只有问题的人更有价值。
02.解决问题,让你更有底气
A.我的建议很简单:遇到问题,别找借口,找解决方案。
B.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沟通方式,既利己,又利他,沟通者也会因此获得更足的底气。
03.一定要想在别人前面
A.在一段沟通中,我们总需要有一个人比较主动地去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并且随之做出一些积极的安排。
B.我在乎你的时间,因为我也同样在乎自己的时间。这种共通的价值观,可以贯穿整个沟通过程,让双方都能赢得彼此的尊重。
04.谁为结果负责?
A.主观地意识到“谁为沟通负责”这件事,就是主动为沟通找到了一个支点。
B.而我强调的正是从“谁负责”到“我负责”的转变,这是一次关键成长,这个逻辑转变改变的不仅是沟通中的状态,更是一个人的行为状态。
C.从“我要负责”到“我得负责”的转变,就是一次实质性的身份转变。能促成这种提升的关键在于每一次“我负责”之后的累积。
05.时刻准备着
A.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从天而降的临场发挥,一切皆源于准备。
B.没有人可以轻易做到临场发挥,所有的临场发挥都是厚积薄发。
C.沟通的氛围应该是轻松的,但沟通者的思考状态不能松弛。
06.屁股决定脑袋,所以先看屁股
A.其实,有时候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往往非常朴素。如果我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试着去了解沟通的对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风景,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
B.屁股决定脑袋。沟通时,先看看对方的屁股坐在哪儿。
07.确定对方是不是“笨蛋”
A.是我们不变的沟通方式,一直在给“笨蛋”机会,让他们犯同样的错误。
B.聪明人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笨蛋。
08.为什么不可以因为工作而牺牲健康?
A.我反对的从来不是健康和工作的对立,而是那些根本不经思考的固有观点和约定俗成。
B.在自我沟通的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须具备的,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坐标中的位置,从而判断什么结论对自己有用,对现在有用。
C.我们的观点应该保留被影响的空间,接受不同角度的声音,但绝不应该被统治、被支配。因为一旦失去改变的弹性,我们就失去了自我沟通的前提。
D.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套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去建立一个坐标,然后把自己放进去,变成那个频频闪动的点。
E.只有当我们用问题回应问题,而不是一味接受答案的时候,问题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因为疑问本身的目的就不是顺从,而是思考。
09.格局有多大,沟通维度就有多大
A.格局,决定了沟通的维度。
B.沟通的内容是由沟通的思路决定的。沟通的思路是由一个人的想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想法是由其格局决定的。所以,格局不够大,沟通维度就会小。如果一直没有提升,就会一直困在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