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663天#
很多人读书时会画重点,会做笔记,但大多是摘录原文。“记笔记是认真学习的表现”,这是小学老师给我们灌输的理念。“尽可能记录课本或老师的原话,越详尽越好”,这是中学老师(尤其是政治和历史老师)强调的,因为用原话在考卷上作答能得高分。
离开学校之后,很多人才在网上看到各种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到这时他们才知道,摘抄原文不是记笔记的唯一方法。其实记笔记的方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应的学习思路。记笔记的方法是学习思路的外在表现,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又不断强化对应的学习能力。
【What】
我记得上初中之后老师开始要求记课堂笔记,就是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目的当然是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在课后对照笔记复习巩固。
工作之后开始探索各种记笔记的方法,什么康奈尔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目的就是为了记住新知识。
【Why】
学了不少记笔记的方法,可惜还是记不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记忆的角度来讲,它的过程就是输入知识和提取知识。输入知识这个环节一般都不存在问题,看书、听课,都可以进行输入。等到提取知识的时候,难度就非常大了。主要难点在于没有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提取这些新知识。同样,这些新知识在大脑中是孤零零的。当有人给予我们提示信息后,这些新知识还是能够提取出来一部分的。难就难在提示信息,也就是提取新知识的线索消失了。
【How】
怎么让线索和新知识牢牢的结合在一起,随时都可以提取出来呢?
这需要大脑对其进行加工,而且是深度的加工。加工的越精细,提取的时候就越清晰。
最好的加工方式就是写下来。把新知识的加工写出来,记录下来。
怎么加工呢?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的诠释新知识。其次,设想一个可以使用新知识的场景,并在这个场景中应用新知识。最后,找人陪练。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学习了一个理论概念,量子密钥传输。这个是纯理论。
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的诠释,在诠释过程中可以使用比喻、联想等方式,让生涩难懂的理论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情关联起来。大脑喜欢熟悉的东西,当一个陌生的东西进入大脑后,排斥是必然的。和熟悉的东西建立连接关系后,它就不再陌生了。
其次,设想一个场景,使用量子密钥传输。这个场景要栩栩如生,有感情、有五感。这样一个场景出现后,是很难忘记的。
最后,找个人给他讲讲量子密钥传输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讲不清楚的话,就回去继续看。
这三步做完之后,我相信你一定对量子密钥传输这个概念不再陌生。
重点来了,不是用嘴把这三步练习一遍,而是写出来,然后再练习。
写出来非常重要。
你想不清楚的时候,你就写不清楚。当你写清楚了,肯定也是你想清楚了。
写下来,再练习实操。练习的时候有问题了,还可以回来再修改你写的内容。这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
练习个十遍八遍之后,写的内容也会改个十遍八遍。相信我,你肯定对这个概念滚瓜烂熟了。
【一个问题】
对于记不住的概念,或者是用不了多久又忘掉的概念,你是怎么记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