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范围
确定范围,在去范围内选择,就会更有方向。我们要告诉学生,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到哪些词里面选,这样大大缩小范围,学生可以快速在大脑中搜索。
比如对于短文填空中无提示词的,一些虚词如介词类,我们要把这一册书中学过的搭配中的介词都整理出来,再联系题目的意思,这样选择词填进来,就会轻松很多了。
再比如动词,就会涉及时态语态,但是七年级上册主要是学习了一般现在时,语态还没有学,所以动词目前就要考虑是否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以及一些搭配,V-ing 做宾语等的情况,主要就是这两种。
2、围绕教学目标出发
围绕教学目标来看,这样在课堂中才能有重点,知道怎么去开展这个活动,不会想着这个要做,那个活动也要做。做的活动,一定是要能够帮助我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比如听和读,到底如何取舍的问题。又要听,又要读,任务就太多了。如果单独听,遇到听不明白的,再去拿出来文本,这样听力能力才能提升。如果是边听边读,这样对听力的训练就大大减少了。
仁爱的课本,听力原文就在题目上方,学生经常是那听力文本当做阅读来看,边看边写,这样的效果是不大的。而人教版的课文这一块的设计我是比较喜欢的,听力文本全部在后面,不是和书本内容在同一页。这样就能真正的训练听力了,听完后,再去看文本。
在之前的课上,学生都是直接看文本,我也一直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以后得要让他们先自己预习文本,但是不写听力的题目,留到课上听的时候再写。真的是忽略了听力的训练,大部分时间是在对听力文本做讲解,把重要的反而给舍掉了,本末倒置了。听力课,侧重听,而不是侧重读,牢记这一点。
网友评论